下港人 ◎廖莫白
從二林到台北
我們變成下港人
才二百公里
他們把彼此的距離
拉得好長好長
爸爸從不說什麼
反正我們要落地要生根
就要愛自己站立的土地
目前台北是我們的家
下港人有什麼不好
我賣我們的麵
這是交易
不是行乞
只是偶而端麵的當兒
我會偷偷滲進幾滴心酸
有時爸爸看到
就用慣常的眼色嘆息
不知他總在想什麼
以前在自己的家鄉
爸爸從不如此沉默
現在,從早到晚
他只陪著鍋鏟
一句不語
爸爸:下港人沒有什麼不好
我是你的兒子
也是下港人
要是你想回去
我們就回去
回去家鄉
不要人家叫我們
下港人
※刊於《現代文學》復刊第十三期,民國七十年二月出刊。
--
◎作者簡介
廖莫白
本名廖永來,就讀臺中師專時曾加入「後浪詩社」、「春風詩社」。擔任臺中縣長任內,推動出版「臺灣文學中小學讀本」、創設「中縣文學獎」、舉辦「中縣文學營」,對於臺灣文學、在地文學的發展,貢獻不小。創作上,以詩為主,作品的面貌相當廣泛,在作品中呈現人間的壓迫、悲苦,有現實關注與社會意識力量,反映社會矛盾,表露同情良心,且具社會責任感,是臺灣第一位詩人縣長。
--
◎小編宇路賞析
在台灣,所謂的「南/北」之爭,當然不只有粽子。今年九月,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就介紹過一系列「南國」的詩。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頂港有名聲,下港尚出名」這句俗諺,與本詩的詩題「下港人」的「下港」同義,原本是指安平港與高雄港,經過語意轉變慣用之後,演變成台灣南部、鄉下之意。
從這首詩的第一段,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自己出身自二林(位於彰化縣西南部),移居至台北後,多了一個稱呼──「下港人」。「他們把彼此的距離/拉得好長好長」,作者感受到的是城市人之間的冷漠,明明擁擠的城市,人與人之間卻如此遙遠。但敘事者與自己的父親卻不在意,「反正我們要落地要生根/就要愛自己站立的土地/目前台北是我們的家」,把台北當作自己安身立命之處。
第二段,我們得知這對父子在台北以賣麵維生,然而生活似乎過得並不順遂:「只是偶而端麵的當兒/我會偷偷滲進幾滴心酸」,我們並不知道這些心酸從何而來?但是父親總是沉默,在家鄉時卻從不曾如此,或許是因為不經意透露出的「下港」口音,招致令人不快的眼光,而產生了一種「下港人」的自卑感吧?
末段,敘事者對父親說的話,流露出對家鄉二林的認同,對父子來說,與其在台北遭受歧視對待,不如回到家鄉,也不必再被叫作「下港人」。在這首詩寫成的1980年代,正是台灣產業結構轉型,導致大量人口聚集到台北討生活,產生的「頂港人/下港人」之間的對立。
昨天介紹吳晟的〈入夜之後〉以在鄉村的視角看向城市和鄉村景色,而廖莫白的這首〈下港人〉,則呈現出進入都市後生活不易及遭受歧視,發出的無奈哀嘆。
--
美術編輯:宇君(ig:dj00716)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2gyYz4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廖莫白 #下港人 #鄉土詩 #城鄉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