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0日 星期一

北大詩派與巴蜀詩群(1980年代)  責編文/柄富

北大詩派與巴蜀詩群(1980年代)  責編文/柄富

70年代末中國的朦朧詩人們開出了第一排槍聲,在持續且穩定的詩歌產出下,80年代的中國詩歌更是百家齊鳴,在中國各地傳回了對朦朧詩的迴響,基於此各種詩派甚至於詩群的林立,撐起了中國詩歌風起雲湧的80年代。

首先是各地的大學作為一種集結點,寫詩的青年們或者就學或者就近集結,發表詩歌、成立詩刊。如吉林大學徐敬亞、王小妮等的《赤子心》詩刊,華東師大宋琳、張小波的《夏雨島》社刊,四川南充師範萬夏、李雪明創辦的《彩虹》詩刊等等。以大學為單位的詩歌重鎮,讓一批青年詩人開始密切地接觸彼此,泛稱為「大學生詩派」。其中,尤以北京大學79、80級的海子、西川、駱一禾最負盛名,人稱北大三才子;而由海子的詩歌與生平向外擴散的文化效應也最具影響力。因此本週我們將北大三才子由大學生詩派獨立出來為北大詩派,單獨集中來讀,其他同樣發跡於大學校園的傑出詩人,則待下週的大學生詩派主題來分享。

而以地域作為詩學典型劃分的,在1980年代復有「新邊塞詩」或稱「西部詩」等地域詩學的概念被詩論家所提出,新邊塞詩以長期居住在青海的詩人昌耀、新疆詩人楊牧、周濤為代表。學者認為「在詩歌偏離意志、情感的『集體性』表達,更多關注個體的情感、經驗、意識的情況下,『地域因素』對寫作,對詩歌活動的影響就更明顯。偏於高亢、理性、急促的朦朧詩之後,詩歌革新的推進需要來自另外的因素作為動力.......」

1980年地域詩學上最有影響力的當推四川的「巴蜀詩群」,在重慶出生的詩人柏樺,亦肯定「地域」作為一種觸發詩歌的機制,「重慶的本質就是赤裸!詩歌也赤裸著它那密密麻麻的神經和無比尖銳的觸覺。」,他說。而之所以巴蜀詩群有影響力,是因於八零年代揭竿而起的「非非主義」、「莽漢主義」、「新傳統主義」、「整體主義」,這麼多條完整主張的詩歌道路同樣都以巴蜀為起點,以四川盆地為中心。在這些主義(我們沒有時間一一去說)之前,有四川五君子之稱的柏樺、張棗、翟永明、鍾鳴、歐陽江河,也會是我們本週選詩的重點。

 

 

參考資料:

張桃洲《中國大陸先鋒詩歌簡史》,秀威經典,2019

洪子誠、劉登翰《中國當代新詩史》(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p221

柏樺《左邊:毛澤東時代的抒情詩人》第3卷,《西藏文學》1996年第3期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中國當代詩 #1980年代 #北大詩派 #巴蜀詩群 #北大三才子  #四川五君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