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8日 星期五

廢墟 ◎陳強華

 

廢墟 ◎陳強華


我們看見,

隨手拋出去的紙屑果皮;

又輾轉回來,凌亂擺放在

木板床、洗手間,

書桌上、衣櫃裏……

菸蒂甚至在滾熱的咖啡中沸騰。


我們喊不出聲音來,

四方也響不出聲音來。

青菜葉顯得薄弱,蟻群稀疏

乾瘠的毛蟲停滯在緩慢的成長。

蛻變的毛蟲啊毛蟲,

我們不曾歡呼,孩子不曾

蝴蝶也不曾飛來。


蝴蝶再也不曾飛來,

我們看見,汽車呼出的黑煙

又流轉回來。

瀰漫整個城市,和村鎮。

縱橫的阡陌,魚苗泯滅

白鷺鷥匆匆驚離,

紛紛墜下頹喪的羽毛

在農業的風中飛揚……


我們從來不習慣嘆噓,或者惋惜

溝壑裏的蒸氣不斷上昇;

我們銅壁般的情懷逐日暗黑了。

空氣濃稠,沿著河堤荒蕪堆積的殘柱;

有人縱燒電線,

蜥蜴焚斷尾巴逃命了。


我們懶於思考,

我們要休憩,回到

最隱密的居所,做愛,睡眠。

那岌岌的樓房在風中樹立,

恐嚇著我們的光芒啊,

霓虹燈在喊些甚麼呢?


掙開擠腫的人羣,

走進充斥著檳榔渣的地下道。

我們要回到最隱密的居所,

在棉被裏做愛,

擦精液的衛生紙散舖滿地;

彷彿是在垃圾堆裏繁衍後代。

啊,終於,終於我們發現

我們生活在自己設置的廢墟上。



--


◎作者簡介


陳強華(1960-2014),1960年出生于馬來西亞檳州大山腳鎮,台灣政治大學教育系畢業後,返回檳城日新獨立中學任教,曾任韓江學院文化館館長及中文系系主任。


1991年創辦「魔鬼俱樂部」詩社,發行《魔鬼俱樂部》詩雜志(1994年9月)。並曾主編《金石詩刊》,參與編輯《馬華當代詩選》(陳大為主編,1996年),1997年創辦《向日葵》人文雜志,培育許多馬華詩人、影響馬華文壇甚鉅。



--


◎小編  #三進 賞析:


誰是第一個喊出「生態詩」呢?這個過程可能很緩慢,新聞詩、自然詩、環境汙染詩、環境生態詩......「生態」與「詩」兩組字走到一起,經歷了漫長的歷程。


在紙本報刊出版品為王的年代,報紙副刊的定調,始終起到指標性的作用。1981年,在蕭蕭與李魁賢的策畫下,《台灣時報》詩學月誌推出「生態‧自然的呼喚」專號;其後,1984年,時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向陽策畫了長達兩個月「生態詩‧攝影展」,邀集了多達22位詩人參與發表了24首詩。


此時生態詩已被作為一種明確的類別,得到詩人們挹注關注、共同定義的機會。


雖然每位詩人關注的面向各不同,有人關注環境汙染、有人細細觀察生態、有人田園詩、有人詠物,但在看似分散的面向上,生態詩的特質已經漸漸得到聚焦。


今日分享陳強華的〈廢墟〉,便是1984年7月2日發表於《自立晚報》「生態詩‧攝影展」的詩作。陳強華為馬華重要詩人,來台求學後返回馬來西亞擔任中學教師,並積極籌辦文學報刊,從校園及文學圈兩方面影響著馬華文壇。


從陳強華參與《自立晚報》生態詩專題,不難看到他當時活躍的程度。〈廢墟〉一詩觸及的面向,幾乎盤點了生態詩面臨的各種問題,不妨藉由陳強華的眼睛,窺看一九八O年代生態詩成型時,眾人的目光落在何處。


雖然後來陳強華爆發了抄襲事件,多數人都無法置信,寫作三十餘年的馬華宗師級人物會發生這樣的失誤。黄錦樹曾撰〈他在詩理生了病〉一文,對這件事發表了推論與判斷。不過讓我們回到〈廢墟〉一詩,透過它,讓我們回到了1984年,那時候創作力方興未艾的青年陳強華,熱情正昂揚、向世界綻發著才華與企圖的光芒。



*延伸閱讀:〈他在詩裡生了病〉黄錦樹

http://freesor.blogspot.com/2013/08/blog-post_3553.html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陳強華 #馬華詩人 #廢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