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羅網──為伯勞請命 ◎ 非馬

 

羅網 ◎ 非馬

──為伯勞請命


疏而不漏

那羅網

用眾多

張得大大的嘴

編結


饗餮的嘴

打著飽嗝

却仍脹得大大

滴著饞涎


--

--

◎ 作者簡介

 

非馬(1936年10月17日-),本名馬為義,1936年生於台中市,現居美國芝加哥。美國華裔作家、核能工程學家、詩人、翻譯家及藝術家。出版了二十三本詩集,三本散文集。


就讀臺北工專機械科時開始以「馬石」(音「馬蛋」)為筆名寫詩。1961年秋赴美留學,曾任職美國阿岡國家研究所,從事核能發電研究工作。現已退休,專心從事文學與藝術(繪畫及雕塑)創作。


曾主編《朦朧詩選》、《顧城詩集》、《台灣現代詩四十家》及《台灣現代詩選》等。

 

--

 

◎ 小編 #三進 賞析


接著昨天墾丁國家公園的設立,對社會帶來的變化,今天則要來談《動保法》,拯救了哪些生命。


過去因枋山楓港「夯焦阿巴」而知名,南下避冬的紅尾伯勞停歇於此,卻也經常飛進獵人的羅網裡,最後變成路旁小販烤架上的「知名在地小吃」。料理本身是無罪、不違法的,烤鳥烤雞烤鴨,都只是料理文化。唯一的問題是因一時貪念,密布羅網捕捉成群南下過冬的候鳥,貪圖無本生意,卻帶來物種滅絕的浩劫,也是社會對保育的意識尚未成熟所致。


所幸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上路,明定凡是捕殺、買賣保育類野生動物均屬違法,民眾也開始有意識的拒食,才讓紅尾伯勞的火烤宿命慢慢走入歷史。野保法上路30餘年,楓港社區也逐漸擺脫商業獵捕紅尾伯勞的汙名,目前市面火烤料理的,也都是可合法食用的鵪鶉。料理依然料理,保育逐漸保育。

然而,《野保法》的考驗不止焦阿巴。


1992年,英國「環境調查協會」指控台灣進口犀牛角,違反「華盛頓公約」,而發起國際抵制台灣產品,引起國內民眾就傳統中醫藥材使用習慣與野生動物保育觀念的辯論。此次事件衝擊台灣社會,促成《動保法》1995年修法。以維護動物權為宗旨的「關懷生命協會」也於稍早的1993年成立。野生動物保育逐步邁向成熟階段。


非馬這首發表於1984年的〈羅網──為伯勞請命〉,寫的就是動保法上路前、那個候鳥深陷浩劫的年代。所幸,現在這個島嶼,已經是塊更珍惜遠客的土地。

 

 

--


美術設計:花椰菜菜子


--


#生態詩 #非馬 #夯焦阿巴 #伯勞 #紅尾伯勞 #墾丁 #楓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