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

結束與開始 ◎ #辛波絲卡 著,林蔚昀譯




結束與開始 ◎ #辛波絲卡 著,林蔚昀譯
 
每場戰爭過後
必須有人打掃。
畢竟東西
不會自動歸位
 
有人必須把瓦礫
歸道路邊
這樣載滿屍體的推車
才能通過。
 
有人必須辛苦地走過
汙泥灰燼,
沙發彈簧,
玻璃碎片,
還有染血的破布之間。
 
有人必須拖來木柱,
用它支撐牆壁,
有人必須給窗戶裝上玻璃,
把門嵌進門框。
 
這不是很上相,
而且要花許多年。
所有的攝影機
都到別的戰場去了。
 
橋必須重建,
火車站得蓋新的。
袖子會因為不停捲起
而破爛不堪。
 
某個手持掃帚的人
回憶過往。
某個人聆聽,
點著他沒有斷掉的頭。
 
但在他們身邊不遠處,
已經開始出現
會對這些事感到無聊的熙攘人群。
 
偶爾還有人
會從灌木叢底下
挖出生鏽的論點
然後把它放到垃圾堆上。
 
那些知道
這裡發生過什麼事的人,
必須讓路給
那些知道得很少的人。
還有那些比很少還少的人。
最後是那些幾乎什麼都不知道的人。
 
在把因果
覆蓋起來的草地上,
有人必須躺著,
嘴裡叼根草,
望著雲朵發呆。
 
--
 
◎作者簡介: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波蘭女詩人/翻譯家,波蘭最受歡迎詩人,國際文壇公認當代最具代表性、影響力的詩人之一,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的詩作語言平易卻氣韻交響,意象沉靜而精準,以小喻大,筆帶幽默,注視當代,投以關懷;詩題常在看似平凡日常的生活細瑣中,發掘其中浩瀚,連帶將詩意提升到更廣袤又深層的哲學意境,如戰爭、死亡、傷痛,開闊詩的意境,對生命提問,對人間悲憫。

◎譯者簡介:
 
林蔚昀
 
1982 年生,臺北人。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 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回家好難》,譯有《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黑色的歌》、《向日葵的季節》等作。
 
-- 
 
◎小編宇翔賞析:
 
從詩題就可以預見這首詩的長鏡頭特性,對時空的凝視,從結束到開始,彷彿也隱喻了其後將周而復始。明知回溯的過程將飽富意義,但我們往往在事件結束後,就轉移了注意力。長鏡頭必然是乏味的,但長鏡頭也必然是真實的,因為沒有任何剪接,沒有對重點的捕捉,也沒有對任何細節的放過。我總是認為,影像,不管任何形式,一幅影像的核心往往不是站在最前頭的人物,而在於它的背景。可以這麼說,辛波絲卡的這首詩中,是沒有人物的,只有與背景融合為一的眾生相。
 
當攝影機這類講求迅速的容器轉移他處時,詩便擔當了這個長鏡頭的角色,並提取角落中的陰影,濃縮為高溫流動的金屬液體,具有高度塑形力,並且,當然,比影像來得長久。當過往事件不斷被覆蓋、取代、移除的時候,詩選擇原地重建這面對著消逝的時空,就像戰後的平民重建他們的家園,畢竟總有什麼是不可替代的,是必須留存的。這首詩揭示了這樣一件事:我們必須相信,時間不會輾碎一切,只有人類的遺忘才會。
 
第二,詩不僅重現,也放大了該空間。這是因為,不僅空間磨損,需要維修,人也遭到磨損了,甚至遭遺忘,某種程度上,他者的遺忘帶給了戰地裡的災民一種降格打擊,儘管這是隱而不顯的,是難以言喻的,但詩正是承擔了這一官能──放大弱小者的聲量,或者說,還原他們應有的分貝數,儘管我們看到,這首詩的敘述是這麼樸實無華、冷靜節制,詩人並沒有選擇以呼救吸引注意,而僅僅是呈現被我們忽略的真實,所該有的原貌。
 
提醒我們,不只空間需要,人也需要維修。他們苦難的記憶,透過勞動,透過日常,仍在反覆磨砥他們的靈魂。這很殘酷,但同時幸虧,時間會緩緩覆蓋過空間,因和果都被蓋過,埋藏遺跡的炮火荒原上,終將長滿灌木,再被加上水泥,最後覆上鐵軌,讓往者躺下變成泥土,讓道給趕路的來者。
 
但最終,趕路者之中,必然會有一個人某天躺下來(並非以死亡的姿態),在這悠閒而無意義的時刻,他發呆,在他輕盈的身軀下,埋藏著繼續生鏽的歷史。他可能會從灌木叢裡撿起一點什麼,這次,或許,他動心凝視,他極目回望,背後叢叢草木,他猛然驚覺,莽莽之中一股古老的敵意。
 
-
  
美術設計:gayodoodle(ig)
圖片來源:gayodoodle(ig)
  
-
 
#辛波絲卡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結束與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