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軌跡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


軌跡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譯者:黃燦然

  

夜,兩點鐘:月光。火車停下

在平原的中央。遠方一座城鎮的光點

在地平線上寒冷地閃耀。

  

如同一個人進入夢境那麼深

以致他想不起身在何處

當他回到他的房間。

  

又如同一個人病得那麼重

以致他從前所有日子都變成一些發光點,地平線上

一團微弱而陰冷的模糊物。

  

火車靜止不動。

兩點鐘:遍地月光,幾顆星。

  

(取自詩集《早晨與入口》)

  

  

〈Tracks〉  ◎Tomas Tranströmer

Translated from the Swedish.

  

2 am: moonlight. The train has stopped

out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in. Far away, points of light in a town,

flickering coldly at the horizon.

  

As when a man has gone into a dream so deep

he’ll never remember having been there

when he comes back to his room.

  

As when someone has gone into an illness so deep

everything his days were becomes a few flickering points, a swarm,

cold and tiny at the horizon.

  

The train is standing quite still.

2 am: bright moonlight, few stars.

  

  

--

  

◎作者簡介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瑞典語:Tomas Tranströmer,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當今瑞典最優秀的詩人之一,也是一個心理學家和翻譯家。著有詩集十餘卷,曾被翻譯成三十多國語言,特別是荷蘭語、英語和匈牙利語。

  

於195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詩十七首》,在瑞典詩壇引起轟動,成為20世紀五十年代瑞典詩壇上的一大亮點,成名以後陸續出版了詩集《路上的秘密》(1958)、《完成一半的天堂》(1962)、《鐘聲與轍跡》(1966)、《在黑暗中觀看》(1970)、《路徑》(1973)、《真理障礙物》(1978)及《狂野的市場》(1983)、《給生者與死者》(1989)、《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1996)等,曾獲得多項文學獎項的肯定,享譽國際,影響力至今未衰。

  

-

  

◎讀者 #邱義茗 賞析


軌跡,是「夜」的主體,是承接了火車與月光的存在。

火車,移動性的客體,在沉寂的夜裡,大可像過客一樣地走開,卻選擇了留下。

這一刻,這夜晚的一刻,就如此地被靜止的火車巧妙地停下了。

夜的狎弄。

就像開入了現實的迴廊裡,一列火車,暫時在夢囈般的構築裡停了下來。

然後再也無關乎主客之分,情感也由此開始雜揉,一切都始於寧靜,而寧靜中有光。

夜的遐想。

一個人,處於這樣的夜,他不是被控的無機體,他是有機的意識,情感的存有。

人相對於風景是孤獨的,但對於自己,他是絕然存在的,不受外物的支配,獨自作夢,獨自回望。

城鎮出現,疏離卻冷漠,推開了人,也拉近了人與夜的距離…於是城鎮逐漸冰冷,冷肅的激越凝滯,終於停下,不再想起,不再喚出光芒。

「城鎮」和「從前」有著相同的用詞,都以「光點」作喻,一樣寒冷,一樣處在地平線上。

沉想,撫摸昔日的日子。兩點鐘,深夜,是什麼仍有光?

「光」常常地使人聯想,使人聯想到歡愉與希望;以「冷」為佐,則又施以強烈的反差。在地平線上,那是更難以望見的地方,也同時意涵了作者的情緒,在這一刻也是起伏不定的。在這時刻。太多疏離與不可親近的,情緒開始掉入,掉入耽溺,掉入沉想。

夜易使人迷離。

模糊物」對應了前部提到的「城鎮的光點」,當點成團,既是模糊,也隱喻了不再視的失落。

要離去嗎?搭上火車,離開城鎮,離開回憶,或許去遠方?但偏偏火車停下。

靜止不動的火車是終站?是思量。

遍地的月光,華美地鋪灑,就像一泓月獨在此刻,主宰了時間。

「月光」在這裡扮演了「月」的接引,雖不直言「月」,還是讓讀者產生了強烈的即視感。

夜的奏鳴。

「月」與「夜」直面,還是兩點鐘,彷彿時間也像火車,停止了行進。

幾顆星,發亮的是塵埃還是夜星?是感歎時間抑或是追詠風景?

像離去一樣,未開動的火車是否還是離鄉?或者是歸去,歸去城鎮的懷抱裡?

在房間裡的病體,依附並推卻著,作者將朦朧感經營於詩中,更突顯了這首詩的節奏,節奏是在想像中進行的。「城鎮」的意象又對應了現實,進而達到衝突的目的,也表述了時間軌跡的進行。

作者用了相當精彩的手法,以物與物之間的聯繫,拉出一首漂亮的協奏曲。細膩地描繪了一月夜,心境中時間與物暫停的心情。

  

--

  

攝影及設計 _ 李昱賢

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 #TomasTranströmer #早晨與入口 #軌跡 #實驗徵稿 #評論詩評 #讀者投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