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關於天賜的詩  ◎波赫士J.L Borges

 



關於天賜的詩  ◎波赫士J.L Borges


上帝同時給我書籍和黑夜,這可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我這樣形容他的精心傑作,且莫當成抱怨或者指斥。

他讓一雙失去光明的眼睛主宰起這卷浩繁的城池,

可是,這雙眼睛只能瀏覽那藏夢閣裡面的荒唐篇什,

算是曙光對其追尋的賞賜。

白晝徒然奉獻的無數典籍,

就像那些毀於亞歷山大的晦澀難懂的手稿一般玄秘。

有位國王傍著泉水和花園忍渴受饑;

那盲目的圖書館雄偉幽深,我在其間奔忙卻漫無目的。

百科辭書、地圖冊、東方何西方、世紀更迭、朝代興亡、經典、宇宙及宇宙起源學說,盡數陳列,卻對我沒有用場。

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我昏昏然緩緩將空幽勘察,憑藉著那遲疑無定的手杖。

某種不能稱為巧合的力量在制約著這種種事態變遷,

早就有人也曾在目盲之夕接受過這茫茫書海和黑暗。

我在櫥間款步徜徉的時候,心中常有朦朧的至恐之感:

我就是那位死去了的前輩,他也曾像我一樣踽踽蹣跚。

人雖不同,黑暗卻完全一樣,是我還是他在寫這篇詩章?

既然是厄運相同沒有分別,對我用甚麼稱呼又有何妨?

格羅薩克或是波赫士,都在對這可愛的世界矚望,

這世界在變、在似夢如幻般迷茫慘澹的灰燼之中衰亡。


-- 

◎ 作者簡介

  J.L. Borges,一八九九年出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在日內瓦接受正式的中學教育,青少年時期遍遊歐洲各國。除了西班牙語,尚精通英語、德語、法語與拉丁語。

  自稱「自修學者」,一部《大英百科全書》塑造了他的閱讀品味,「將現實當做一種神秘的知識」,並「以書評方式展開小說敘述」,儼然勾勒著通往異境花園的迷宮地圖。

  其「圖書館員」生涯(曾任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及百科全書式寫作,恰恰反映在他實驗性作品中的簡潔與豐繁。

  相形於他的世界聲譽,波赫士一生顯得平淡而坎坷;而長年的失明又讓他的書寫洞見澄透。他不僅延續了西班牙文學的優秀傳統,又帶動拉丁美洲文學的世界風潮。當二十世紀文學窮盡了所有可能性之後,波赫士無疑開啟了下一個窗口。

(簡介出自《波赫士全集》)

--

◎小編淵智賞析

  阿根廷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在五十五歲時失明,對波赫士而言,「失明」是一種必然,波赫士曾向紐約時報論及他家族中許多親人晚年都曾失明,因而明白自己最終也會邁向那樣的命運。

  在未曾學過盲文的情況下,他的後半生再也無法閱讀,僅能靠失明之前對於文字的記憶與語感繼續進行寫作。對此等境地,這首〈關於天賜的詩〉便是波赫士對於自己失明的悲憤表述,同時也對於書籍所乘載的知識表明心跡。

  在這首詩中,波赫士將失明比喻為黑夜:「上帝同時給我書籍和黑夜」,並認為「這可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在五十五歲以前酷愛讀書的波赫士,在看了許許多多書籍之後,卻再也無法繼續閱讀下去,只能在記憶中黯然重尋。對他而言,他正是一個坐擁金山銀山,卻再也無法享受的國王,他在書籍與書籍間構築出的天堂裡,卻只能奔忙而漫無目的。因此,他開始設想起上帝賦予他這樣的命運,理當並非巧合,而是要透過這樣的事態變遷,讓他明白接受命運的人,同時也該去負起某些責任。

  對波赫士而言,這樣的責任便是一個詩人的責任,即使這個世界最終在波赫士的眼睛裡總在變化、在衰亡,但他依舊需要以過往所知所學,不斷地用詩篇,向著這個可愛的世界極目瞻望。


--------------

美術設計:林宇軒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波赫士 #博爾赫斯 #J.L Borges #雨 #阿根廷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