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有喉嚨的生物 ◎鄭琬融


 


2025/10/5【本日菜單】

食材:狗、魚蝦、鷺鷥、熊、鹿等有喉嚨的生物

調味:打結的、作嘔的、清嗓的、咆哮的

營養成分:

恐懼興奮16%

飢餓 34%

黑暗的溫潤 1%

暴力的衝動 49%

󠀠

有喉嚨的生物 ◎鄭琬融

󠀠

有喉嚨的生物

到處探尋其他有喉嚨的生物,意圖:

扭斷、抽噎、劃開

恐懼興奮的冷

󠀠

喉嚨,食物的通道,語言

打結的地方。作嘔的、清嗓的、咆哮的

情緒長了根的地下室

什麼生物有喉嚨?牠們是否理解這通道

消化與行經之一切

內在與世界的連理

󠀠

召喚同伴的狗吠聲

吞食魚蝦的鷺鷥群

熊撕咬第一口春天奔跑的肉體

那頭鹿嚼食的每一根草

成為  成為

󠀠

有喉嚨的生物,到處探尋其他有喉嚨的生物

雙手懷有暴力的衝動

似乎忘了他們共享了些什麼

來自黑暗的溫潤⠀

󠀠

󠀠

◎詩人簡介

󠀠

鄭琬融

󠀠

曾任職出版編輯,現就讀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所。詩作曾獲林榮三文學獎、第七屆楊牧詩獎,小說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入選2024年《九歌年度散文選》。著有詩集《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醒來,奶油般地》。個人網站: ilivewithmyghost.wordpress.com/

󠀠

󠀠

◎小編 #魚鰭 賞析

⠀󠀠

#那些有喉嚨的生物

󠀠

〈有喉嚨的生物〉收錄於《醒來,奶油般地:鄭琬融詩集》輯三「無法複製的局部」,如書介所言寫得是「自然的體驗與感動,也寫那些無法以語言表達的。」喉嚨是身體、感官、生物、進食、語言與世界的局部,神秘而神聖的連接內部與外部。

󠀠

首段便緊扣詩題以「有喉嚨的生物」開場,「有喉嚨的生物」四處張望尋找其他同類,接著連續用三個動詞:「扭斷」、「抽噎」、「劃開」形塑外力介入喉嚨和喉嚨肌肉運動的感受,並以觸覺感知「恐懼興奮的冷」包圍收束,讓生物成為某種神祕的怪獸。

󠀠

#食物捕食、消化與行經

󠀠

第二段「喉嚨,食物的通道,語言」行文對稱,喉嚨與語言像是一扇門或兩道牆壁,打開食物行經的空間,是外部世界與內部身體的連接,更是一根向上延伸,同時向下扎根的柱子。「打結的地方。作嘔的、清嗓的、咆哮的/情緒長了根的地下室」向總是反映情緒的胃生長,又再次回到對於「喉嚨」對於「通道」的理解。「消化與行經之一切/內在與世界的連理」像是感冒看病時醫生拿著手電筒照光的感覺,讓一切被窺見與映射。

󠀠

對比第二段結尾的安靜,第三段則走向紛擾喧鬧的聲音「召喚同伴的狗吠聲/吞食魚蝦的鷺鷥群/熊撕咬第一口春天奔跑的肉體/那頭鹿嚼食的每一根草」詩人藉由她敏銳的觀察和細膩的想像,以「喉嚨」為特寫描繪萬物蒸騰的景象,在獵捕的同時亦有生物被獵捕。「成為  成為」則讓這樣的通道留白,等待填補與置放詞彙。

󠀠

#從身體內連接世界的通道

󠀠

語言和聲音經過喉嚨,而動物們透過兩者來指認他者、指認世界。末段回應首段提出的「探尋」,但這樣的「探尋」似乎是某種壓抑的爆發,揭發獵殺慘人的內在暴力。

󠀠

「雙手懷有暴力的衝動/似乎忘了他們共享了些什麼/來自黑暗的溫潤」喉嚨的連接與共享,追尋的本質又究竟是什麼?黑暗、暴力與溫潤的同時存在卻又遺忘,綜觀全詩軟硬交織的質感,開合的擠壓與吞噬,身體的打通與連接,就這樣成為了「有喉嚨的生物」之必然。

󠀠⠀

󠀠

文字編輯:晚餐吃太飽但不閒的 #魚鰭(https://vocus.cc/user/@yuchifish)

美術設計: #冠宏

󠀠

【明日菜單】

狀態:待切的隱喻

建議備料:鳳梨、耐心、無味道、堅硬、捨棄

󠀠

󠀠

#鄭琬融 #醒來奶油般地 #有喉嚨的生物 #詩 #現代詩 #新詩 #飲食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飲食 #味覺 #味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