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滷肉飯加乳酪 ◎邱映寰

 



2025/10/14【本日菜單】

食材:滷肉飯、乳酪、聲母

調味:舌尖、群星、翻譯蒟蒻

營養成分:

足夠溫柔的脆駱 30%

落肉大方的懶惰 30%

乳假包換的心意 40%

滷肉飯加乳酪 ◎邱映寰

「我想聽你念一次:

滷肉飯加乳酪」

用文字念的不算喔

她加註。下一輪被加注的

是你我的舌尖

誰更擅於蜷曲在

被白物隔出的空間

比如眼眸的後座

當言語尚無能打破

恍若亙古的對視

那換用舌尖滑過吧她提議

滑過星座還未歸位的缺口

掃過臉頰的毛孔,掃過褶皺

武裝過的脆弱

脆酪是你我足夠溫柔

而不能強行捲走

她說她也不能

假裝用字念的時候,也沒有

任何音讀錯。乳酪飯和滷肉

物換星移之後有

四種大風吹的迷惑

端看喜歡肥瘦交錯得更多

或者濃厚得道別後無能承受

要是承受不起,氣味的擄掠

或許還有交換聲母的機會

會不會打從星空

形成的最初,有些人事物

就不曾真的存在過?

像是肉燥派不承認滷肉

星點也受夠,強行被規畫的群落

單靠溫熱的軟肉

和軟弱,難以去逼近

乳假包換的心意――

不要喪氣。我試著捲舌說:就讓我們落肉

大方地懶惰,偶爾記得一起

當彼此的翻譯蒟蒻




◎作者簡介:

邱映寰

臺南鹽分地帶少女。現為在 GIS 和臺灣文學間打滾的菸酒生。最近因變回 J 人感到幸福,同時喜歡身心仍留有 P 的彈性。曾獲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双北文學獎現代詩組佳作。作品散見於《自由副刊》、《鹽分地帶文學》等報刊雜誌。



◎小編 #浮海 賞析:

嚼食與說話,均離不開舌頭的舒捲。當味道與讀音交纏,混搭的玩味令人重新咀嚼兩者。

邱映寰的有趣小詩,通過「咬」文「嚼」字,串連食物、文字以至人與人的關係,並在各自的框架中試圖逾越。一如「滷肉飯加乳酪」的舌尖玩味,不僅在於味蕾感知的獨特口感,也在於繞口的語言遊戲。當食物的混搭遇上讀音的繞口,「加註」與「加注」的微妙分別,已暗示了文字與身體之間,那彼此相似又帶點差異的形態。

以視線為隔,第二段言語「無能打破/恍若亙古的對視」,有別於舌尖「滑過」的短暫與靈動。言語與身體的對照由此衍生:前者是文化層面上的溝通工具,流傳更久,卻在間接中形成溝通上的隔閡;與之相比,「舌尖滑過」卻是身體性的、短暫的、直接的,因此更能親近,能在不為意的瞬間中竄過,並且「掃過臉頰的毛孔」,到達彼此的身體。

由繞口的讀音過渡至字詞的錯位,第三段借「乳酪飯和滷肉」帶來「為何不可」的文學遊戲――除了讀音與文字的混搭外,也由「肥瘦交錯」中的味覺迷惑,寫到了人與人的關係――「或者濃厚得道別後無能承受」。在此回看前文(如「不能強行捲走」等句),讀音與食物便彼此呼應起來,同時隱喻了關係中的親近與隔閡、脆弱與溫柔。

到了最後,無論是語言或食物上的混搭及其造成的隔閡,在「星空形成的最初」,好像都變得不再重要了。「肉燥」或「滷肉」、「軟肉」和「軟弱」、「落肉」與「蒟蒻」,讓人在讀詩的同時,也不禁捲著舌品嚐文字的玩味――既然不得不讀錯,既然難以去逼近那「乳假包換的心意」,那不如就缷下語言築起的那道牆,「大方地懶惰」吧!



文字編輯:浮海 @fauhoi__lit

美術設計:(半夜作圖肚子餓) #江襄陵-Nysus(個人網站:https://nysushsiang.wixsite.com/mysite)



【明日菜單】

狀態:去腥的佛

建議備料:雞佛、羊佛、三杯佛香……

#滷肉飯加乳酪 #邱映寰 #翻譯蒟蒻 #軟弱 #聲母 #語言 #舌尖 #捲舌 #飲食詩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