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本日菜單】
食材:珍珠奶茶、沙粒
調味:佛手柑、茉莉、鳶尾、時間、語言
營養成分:
溫吞 15%
偽裝伶俐 15%
乾枯與風蝕 50%
想望珍奶 20%
⠀
♪
奶茶沙丘 ◎李蘋芬
⠀
我將比任何一天都想喝杯珍奶
人說它貴重在其名義曾是銀白飾物,綴於手腕
(我喜歡它溫吞,正如
我的失敗,每每因為裝作伶俐)
⠀
它曾與佛手柑,茉莉,或是鳶尾的身姿一同環繞於皮膚人還說,它最早生於洋娃娃之手
⠀
如果這些,與那些意識能有傾刻被我儲存
那將是一枚米製的熟透珍珠自唇間咀嚼而入
我將懼於語言吐出後留下的沙粒
⠀
它不可再生,難以吹散自此,我的身體
將只能變成一方盒子的型態嗎
⠀
我將懼於,無法再使用的
帶著身世的字們
無法再見它變成珍珠
在流著奶與茶的沙丘
⠀
⠀
♪
◎作者簡介
⠀
李蘋芬
⠀
臺灣臺北市人,臺灣新生代詩人。 著有詩集《初醒如飛行》、《昨夜涉水》,2023年入圍台灣文學金典獎。 曾獲齊東詩舍詩的蓓蕾獎、台北文學獎、國藝會出版補助等,入選年度《臺灣詩選》、《新世紀新世代詩選》與九歌年度散文選。
⠀
♪
◎小編 #牧希 賞析
⠀
《奶茶沙丘》以 一個極其日常且具象的意象——珍珠奶茶——作為起點,引導讀者透過意象的奇特聯結,鋪張現代人無以言說的迷惘。
⠀
首句「我將比任何一天都想喝杯珍奶」以日常的想望為起點,逐步遁入現代性的網羅——「命名」與「被命名」的焦慮。
⠀
括號內的矛盾自白「(我喜歡它溫吞,正如/我的失敗,每每因為裝作伶俐)」尤為動人——「溫吞」既是溫度的形容,也是性格的隱喻;「裝作伶俐」的失敗,則揭示了現代人在社會期待下的冒牌焦慮心態。
⠀
「佛手柑,茉莉,或是鳶尾」此般香氛式的記憶追溯,不僅是嗅覺記憶,更是階級、品味與身份認同的編碼。而「洋娃娃之手」這個意象尤其耐人尋味——它可能指涉珍珠奶茶的發明者,也可能暗示著某種造物對傀儡的操弄。
⠀
「我將懼於語言吐出後留下的沙粒」則將口中咀嚼的珍珠轉譯為另一個母蚌的產物——當珍珠(記憶、經驗、意義)經過語言的咀嚼與吐出,最終剩下的只是無法凝聚的沙粒。
⠀
如果「珍珠」是飽滿、圓潤、可儲存的精華 ,那麼「沙粒」就是乾枯、不可再生且難以吹散的剩物,如同說過的話一般只是無用殘骸,卻成為不可磨滅的痕跡。
⠀
結尾「我的身體/將只能變成一方盒子的型態嗎」,身體從有機的、流動的存在,退化為「盒子」——一個僵硬的容器,只能承載而無法轉化。
⠀
這與開頭「珍珠自唇間咀嚼而入」對鏡為殘酷的寫照:我們吞嚥世界,卻無法消化它;我們收集記憶,卻只能將自己變成儲存槽。
⠀
這些「帶著身世的字們」 無法再「變成珍珠」——無法再凝結為有意義的珍寶——我們就困在了「流著奶與茶的沙丘」上:一個看似豐饒,實則不斷流失、無法立足的所在,只能不段被時間風蝕,漸漸消解。
⠀
♪
文字編輯:牧希
美術設計:(半夜作圖肚子餓) #江襄陵-Nysus(個人網站:https://nysushsiang.wixsite.com/mysite )
⠀
♪
【明日菜單】
狀態:滷肉飯加乳酪🙊
建議備料:軟駱、軟弱、軟肉……、翻譯蒟蒻
⠀
#奶茶沙丘 #李蘋芬 #昨夜涉水 #珍珠奶茶 #盒子 #語言 #沙粒 #不可再生 #飲食詩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