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本日菜單】
食材:麻薏、豬肉、豬內臟、米
調味:酸甜苦辣鹹鮮樣樣來些
營養成分:
故事 70%
堅韌的野性10%
心碎 10%
吞下山河的氣勢 10%
♪
第二市場的故事味 ◎顏艾琳
#麻薏
夏天的野性是限量的,
把它搓擠出來,
洗成一碗滑潤的溫柔。
啊!原來夏天如此爽口,
那深綠色的苦鹹甜,
是去年與誰的故事?
#黑白切
一盤心碎的心肝腸肺
隨意地被夾起,
咀嚼一種零零落落,
毫無秩序的酸甜苦辣。
分明是一道小菜,
卻讓黑與白
拼出了生活的色香味。
#滷肉飯與丸子飯
氣吞山河,所以要大吃一頓。
嘴裡滿滿是,
臺灣醬之滷之地
一片爌肉,是山
一匙滷汁,是河
米飯為陸土;
也有那威猛的獅子頭,
卻變成卡哇伊的丸子頭。
這一碗滷肉跟丸子飯
不論身世來自何處,
到了第二市場
都變成必解的臺中饞味了。
♪
◎作者簡介
顏艾琳
1968年出生,臺灣首位出版一系列情慾詩的女性詩人,挑戰既有性別與慾望觀念。年輕時玩過搖滾樂團、劇場、地下刊物,重要詩作已譯成英、法、韓、日文等多國語言。曾獲國家優秀青年詩人獎、臺北文學獎及吳濁流新詩獎等,著有《喂》、《骨皮肉》、《她方》、《微美》、《詩樂翩篇》、《A贏的地味》等作。
♪
◎小編 #魚鰭 賞析
#來去台中第二市場走走
據身為台中人的小編不負責任觀察,第二市場的「蘿蔔糕」究竟值不值得吃?一直是台中本地人與外地人爭論不休的話題,「吃」在台灣人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樂趣,而市場更是許多美食小吃的匯流之處,物美價廉、富有人情味外也有很多可愛的鄉野故事。
第二市場原名「新富町市場」於1917年興建,位在台中中區,台中火車站附近。又因市場內建有「六角樓」建築,通道呈六角放射狀,別名「六條道」。曾是日治時期台中重要的水果與魚類批發市場,如今則是少數保留的早期街廓式市場,販售琳琅滿目商品「老賴紅茶」、「李海滷肉飯」等,成為熱門觀光景點。
〈第二市場的故事味〉收錄於《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之中,為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以「一景一詩人」結合攝影呈現台中風貌的詩集。此詩,以第二市場販售的麻薏、黑白切、滷肉飯與丸子飯為「入口」,則可見市場之於文學與土地的深切連結,讓日常在舌尖上綻放。
#麻薏的苦鹹甜滋味
麻薏是早期栽種於台中南屯的經濟作物「黃麻」的嫩芽,是5-9月盛產的期間限定甜湯。需要經過繁瑣的過程以去除苦味,並多會加入小魚乾、吻仔魚、秋葵或地瓜等食材烹煮,反映早期農業社會物盡其用的特性。
詩人以麻薏的特性與製作過程起頭「夏天的野性是限量的,/把它搓擠出來,/洗成一碗滑潤的溫柔。」,銜接「啊!原來夏天如此爽口,/把那深綠色的苦鹹甜,」描寫麻薏的多重滋味。最後則用「是去年與誰的故事?」作結不單描寫食材本身,更使讀者聯想到曾與好友、伴侶等人,在市場閒逛、品嚐麻薏湯的情景,一年又過去了一同共食的回憶,蘊含著複雜的味道。
#黑白切、滷肉飯與丸子飯
黑白切、滷肉飯與丸子飯相較於麻薏的獨特身世,不僅限於台中,而是遍布全台的常見小吃。
「黑白切」中詩人以「黑白」詞源台語「烏白(oo-pe̍h)」的「隨意」與「黑白」雙關語義,投射「心碎」、「無秩序」的狀態,再以「拚出了生活的色香味」展現飲食在生活中的療癒功能。「滷肉飯與丸子飯」則以「氣吞山河」對應第二市場的「山河滷肉飯」以山河交錯的氣勢,帶到「臺灣醬之滷之地」開啟這段鹹香的味覺之旅,訴說「米食」為主的飲食習慣,「獅子頭」與「丸子頭」二者的飲食在地化變遷,在「第二市場」落地成為「臺中饞味」。
#市場連結的味覺記憶
從新富町市場、第二魚菜市場、第二消費市場到第二市場,主要顧客也隨著政局變遷,從日本人轉移到台灣人,1990年更曾面臨拆遷命運,後因文化意識的扎根而得以保留,乘載了數代台中人甚至是台灣人的記憶。
而藉由詩作的書寫第二市場內的「麻薏」、「黑白切」、「滷肉飯」與「丸子飯」,以文學紀錄味蕾,從親切直白的形容引領讀者,召喚出台中市場裡台灣小吃的豐富趣味。
♪
文字編輯:寫到肚子餓想念台中的太陽的魚鰭 https://vocus.cc/user/@yuchifish
美術設計:週六要去鈴蘭通散步納涼會玩耍的魚鰭
♪
【明日菜單】
狀態:搖晃幽深的漂泊風浪
建議備料:海葡萄
#第二市場的故事味 #顏艾琳 #台中 #臺中 #第二市場 #飲食詩選 #滷肉飯 #丸子飯 #黑白切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 #現代詩 #新詩 #美食 #小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