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我獨坐在麵店 ◎煮雪的人

 



2025/10/12【本日菜單】

食材:麵、變換的配方

調味:觀光客、辣椒醬與牙籤、時間

營養成分:

削減與重生 30%

逝去的時間 30%

風和日麗 40%


我獨坐在麵店 ◎煮雪的人

󠀠⠀

我獨坐在

朝向大街的麵店

回想起開幕前幾年

那些乾淨整齊的桌椅

回想起那些一同前來的人們

那些味道的變化

󠀠⠀

(老闆說先前為了配合觀光客)

(改變了配方)

󠀠⠀

桌上的辣椒醬與牙籤

彷彿比麵店更為古老

它們持續削減與重生

我卻無法指出

那些逝去的時間

󠀠⠀

隔壁桌來了幾位學生

「聽說這裡的牛肉麵很好吃。」

「聽說餛飩麵也不錯。」

他們看著菜單說

󠀠⠀

我望向窗外

新開幕的甜點店正在排隊

此時天空無雲

與昨日共謀風和日麗

󠀠⠀

(2021.08.17 聯合報副刊)


󠀠⠀

󠀠

󠀠

◎詩人簡介

󠀠󠀠⠀


煮雪的人

󠀠⠀

  1991年生於臺北市,日本法政大學文學碩士。2011年創辦《好燙詩刊》。2021年以《掙扎的貝類》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成為該獎開辦以來首本入圍的詩集。詩作〈月球博物館〉被選入美國拱門任務基金會「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2024年2月經由奧德修斯號送上月球典藏,預計可保存五千萬年,為目前已知最早登陸月球的華文新詩。

󠀠⠀

  著有《小說詩集》、《掙扎的貝類》、《讀出一記左勾拳》等。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作品入選《新世紀新世代詩選》、《臺灣詩選》、《臺北詩歌節詩選》、《衛生紙詩選》等選集。

󠀠⠀

  Facebook/Instagram/Threads:@zhuxuederen.eth

  website:www.zhuxuederen.com


(取自《重返月球博物館》作者簡介)


󠀠⠀


󠀠

◎小編 #一尾 賞析


󠀠⠀

比走味的咖啡更難過的是,當你走進你家巷口的麵店,全是高朋滿座的觀光客,排隊許久來上一碗,卻是調味走偏的殘念,難道這幾年的情愛與時光,終究是錯付了?而這竟是許多台南人的日常,難怪許多台南人都絕口不提,他家巷口那家最好吃的店是哪家。

󠀠⠀

不過,這首詩倒也沒什麼憤怒,而是靜靜的日復一日的吃麵人生當中,發現了時間的推移。

󠀠⠀

首先,詩人在第一段鋪陳給定了麵店過去的場景,人、桌椅擺設、味道,過去的擺設一切如新也如舊。「那些味道的變化(老闆說先前為了配合觀光客)/(改變了配方)」將敘事時間從過去轉到未來,從味覺的改變來顯示時間也跟著改變。

󠀠⠀

接著,「桌上的辣椒醬與牙籤/彷彿比麵店更為古老/它們持續削減與重生」,大家看過老麵店那些發黃、變黑可能也綁著橡皮筋的牙籤,已經外殼發黑、瓶身黏膩的辣椒醬罐嗎?客人用完,店家填補,客人用完,店家再填補,像沙漏一樣只能知道時間的流逝:「我卻無法指出/那些逝去的時間」,這是詩人感知時間而給出的回應。

󠀠⠀

倒數第二段,麵店新來學生的的出現,體現出都市商圈中,顧客不斷地變化與流動,亦增添了麵店空間的想像。來到末段,敘事者望向正在排隊的新甜點店,在老店中望向新店亦是感知時間的流逝,一條商店街老店新店並陳是再平常的不過,有時甚至不會感知某家店開了多久,因為總是看著這家店開店與關店,無感於時間的流逝,直至某天鐵捲門上貼著「暫停營業」的公告,可能是繳不起店租、另謀高就、店主退休或過世,當工人卸下招牌拆除裝潢,一間店又回到起點,人仍無法感受時間的確切流逝,只有老店,總是經過的那家老店卸下招牌的那刻,才會感知時間消逝的意義。

󠀠⠀



文字編輯:高雄很多好吃的鴨肉飯但是覺得觀光客就去吃鹽埕鴨肉珍就好的 #一尾

美術設計:(半夜作圖肚子餓) #江襄陵-Nysus(個人網站:https://nysushsiang.wixsite.com/mysite )


󠀠⠀


【明日菜單】

狀態:懼於沙粒的珍奶🧋

建議備料:佛手柑、茉莉、溫吞、裝作伶俐、沙粒

#我獨坐在麵店 #煮雪的人 #牛肉麵 #餛飩麵 #逝去的時間 #風和日麗 #重返月球博物館 #飲食詩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