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本日菜單】
食材:杏仁霜、魚貝類、百般蔬菜
調味:蠔油、芝麻、椰子
營養成分:
對現實妥協 10%
人間日常 20%
掙扎與堅持 35%
渴望與失落 35%
⠀
♪
香港飲食詩系──情詩三首 ◎周漢輝
⠀
杏仁霜I
⠀
深色耐髒,但你喜歡白,喝著
杏仁霜說太淡,肯定沒有下奶
我們蒙著塵生活,在茶餐廳等待
投幣機器洗衣,洗掉污漬與原色
⠀
你喜歡白,也知深色耐髒,鞋子
代替我們蒙塵,在世行走像沾污
與磨損,你的鞋子破了也不再
潔白,觸著新鞋子你像感初潮的痛
⠀
我們的生命耐髒,但我們喜歡美好
你說起首爾的冬旅,那件厚白衛衣
像平原,讓狐獴挖掘,脫線纏成雪花
⠀
盼待下一次外遊。黑髮耐髒,但我說
白髮也耐看,為你拔除繁影間的一線光
一痛,拈不住,融化在杯中杏仁霜
⠀
♦
⠀
大地魚湯
⠀
偏離鬧市的主動脈,僅走在
一條街以外,心跳與呼吸放慢了
你與我,尚未碰見其他路人
才像轉返著意己身,腸胃餓扁
⠀
嗅覺遂敞開,一道門那麼窄
老舊麵店內我們卻是新客
來回經過只瞥看價錢,刻意錯過
門內傳統雲吞麵──先喝一口湯
⠀
鹹鮮味道漫過牙舌,像漁網
從洋流裡捕獲鱸魚、黃花魚
烏頭、馬友,混在體豐肉嫩的
魚群中,大地魚扁薄得不成魚樣
⠀
渾身粗礪像大地所棄的泥塊
抵受海洋的重量,化於我們體內
而入網前,蜆貝也化於魚內
連麵帶湯吃光,兩個空碗不曉得
⠀
你全職創作手工藝,我終日書寫
詩篇,像戳力延續他人的遺忘
教我們早已適應其他麵店中
雲吞麵乏味,省錢又堪飽足
⠀
♦
⠀
西洋菜
⠀
西洋菜漂移,擦著紅蘿蔔
掃及蜜棗,南杏北杏豬骨
我開玩笑說湯水中似有卦象
你也笑了,問我看出來的
預兆。誰知道?總之要吃光。
我們吃下甚多了,還有所餘剩
⠀
後來特意再訪,店子餘剩一口
深洞,沒有光能逃脫,像生命
對我們所作──上一趟本來
在偶然出差的路上,你一時
興起來會合我,一起走進從未
走進的地區,試為晚飯探險
⠀
店子的飯食平庸,然而送上
兩碗大湯,像在報償──世上
有芝麻、椰子害你敏感頭昏
西洋菜的味道在百般蔬菜中
也像報償於你。尤其居所不便
做飯,我們只靠外食碰運氣
⠀
再遇上西洋菜之前,我們經歷
惡意壞事,大概按活著的常理
我慣於不抱期望,總先置疑
及否定,你改不了直斥我後
對人間仍存好奇,讓大不同的
我們,活像一個完整的人格
⠀
隨沸鍋裡的熱流旋舞,移至
我們的面前,灼透了的西洋菜
沾上蠔油,旁伴魚片河牛丸麵
你裝作認真說莖葉交錯似有啟示
我忍住笑了,問你看出來的未來
說不定呢。反正西洋菜很好吃。
⠀
⠀
♪
◎詩人簡介
⠀
周漢輝
⠀
信耶穌,寫詩與散文。文學導師、評審。2018年參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2020年憑詩集《光隱於塵》獲文藝復興純文學獎。
⠀
♪
◎小編 #牧希 賞析
⠀
這三首詩以飲食為載體,探索生活的質地與幽微的人際關係。 詩人透過杏仁霜、魚湯、西洋菜等日常食物,編織出一幅關於愛情、生存與希望的複雜圖景。
⠀
《杏仁霜I》開篇即建立起「深色耐髒」與「喜歡白」的對立,這不僅是色彩的對比,更是理想與現實的張力。「我們蒙著塵生活」點出現代都市人的生存狀態,而「投幣機器洗衣,洗掉污漬與原色」則暗示了清潔過程中失去本真的代價。詩中的「你」對白色的偏愛與對現實妥協的矛盾,體現在鞋子的意象上——「觸著新鞋子你像感初潮的痛」,將物質與身體經驗巧妙結合,展現成長與失去的複雜情感。
⠀
《大地魚湯》「偏離鬧市的主動脈」營造出逃離都市節奏的氛圍,「心跳與呼吸放慢了」呼應這種節奏轉換。詩人透過魚類的命名——「鱸魚、黃花魚/烏頭、馬友」——建立起海洋與餐桌的連結。
⠀
而「大地魚扁薄得不成魚樣」的描述,既是對食材的寫實,也暗示了生命形態的多樣與謙卑。詩末「你全職創作手工藝,我終日書寫/詩篇」點出兩人的創作身份,將藝術創作與日常覓食並置,突顯創作者在物質生活中的掙扎與堅持。
⠀
《西洋菜》「西洋菜漂移,擦著紅蘿蔔」的開頭充滿動感,而「湯水中似有卦象」將日常飲食提升到占卜的層次,既帶玩笑意味,又暗示對未知的好奇。詩中對店家倒閉的描述——「店子餘剩一口/深洞,沒有光能逃脫」——運用了黑洞的物理概念,將商業失敗昇華為宇宙性的思考。
⠀
在消費主義席捲的當代都市,詩人以最平凡的飲食作為抒情載體,溫柔放置對日常生活的凝視,更是對存在本質的叩問——透過杏仁霜的淡白、魚湯的鹹鮮、西洋菜的清甜,我們也品嚐了現代人靈魂深處的渴望與失落。
⠀
♪
文字編輯:牧希
美術設計: #冠宏
♪
【明日菜單】
狀態:將熟未熟的一塊肉
建議備料:貪婪、虔誠、傲嬌、愛
#周漢輝 #杏仁霜 #大地魚湯 #西洋菜 #香港詩 #光隱於塵 #地納於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