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碰翻了酒瓶 ◎陳滅
⠀
事物是否本無固定的構造?
貓兒懶得回答你
酒瓶內藏著甚麼牠必須知道
只有我們不假思慮就喝下
⠀
時間不需要停步貓兒感覺它無限
我們卻留不住可以留下的時間
酒精教我們超越了那麼短暫的無限
你知道那只是酒精竊笑著在作怪
⠀
貓兒認得時光留下的氣味
只有我們分不出生命的區隔
其實我們都把氣味留在衣服
生命倏忽如漸次無窮的洗刷
⠀
聽見貓兒無聲的腳步,當牠踏過紙張
牠只吞噬牠認為美味的事物
只有我們總把難吃的世界吞嚥
貓忿懣像是不值也許只是嘲笑
⠀
貓碰翻了酒瓶,是嗎貓碰翻了酒瓶!
貓深藏的意念如酒精在頃刻揮發
時光迸溢如液體灑落的聲音那麼動聽
我們知道貓已接受了牠那懶懶的生命
⠀
—⠀
⠀
◎作者簡介
⠀
香港出生、成長,臺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及博士,師承梁秉鈞(也斯)教授,從事香港文學研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助理編輯、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著有論著《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散文集《樂文誌》、《地文誌》、《抗世詩話》、詩集《市場,去死吧》、《低保真》及詩選集《香港韶光》等等。
⠀
(摘自《離亂經》作者簡介)
⠀
— ⠀
⠀
◎小編 #雙雙 賞析
⠀
事情似乎是這樣的:人類想要知道,「事物是否本無固定的構造」,而貓只想知道「酒瓶內藏著甚麼」(是酒喔),但瓶頸細長貓夠不到,為此牠碰翻了酒瓶。
⠀
酒是生命,是不清醒,是比喻的「這邊」跟「那邊」變得模糊不清,在這首詩裡面——「事物是否本無固定的構造?」至少酒沒有,那麼生命有沒有?「貓兒懶得回答你」。我們思考生命,卻不懷疑酒,「喝下」,而「不假思慮」。
⠀
酒是有限的,而貓認得酒的氣味,認得生命的氣息,並覺得生命無限,不是因為有九次,而是因為牠看待生命的方式:不假外求;生命是有限的,而我們喝著喝著就忘了酒的氣味、不知道「其實我們都把氣味留在衣服」,我們用酒來「超越了那麼短暫的無限」之同時,「生命倏忽如漸次無窮的洗刷」——詩酒以虛度來年華,大人們真是奇怪啊。
⠀
為了搞清楚「事物是否本無固定的構造」,我們心勞日拙於紙書的周延無漏如「把難吃的世界吞嚥」,而貓只會「踏過紙張」,只會「吞噬牠認為美味的事物」,只想知道「酒瓶內藏著甚麼」——這件事通過感官、通過動手來完成,而不假喻日指月,為此牠碰翻了酒瓶。
⠀
碰翻了酒瓶的一刻我們一刻清醒(!)——在那一刻酒就只是酒而不是什麼喻體,只是不得不用抹布拭除的液體。但因為是人類,在疑惑(「貓碰翻了酒瓶,」)與肯定(「是嗎貓碰翻了酒瓶!」)之間輕舟已過那一刻清醒,復歸不能不愛酒如不能不愛比喻:
⠀
「貓深藏的意念如酒精在頃刻揮發」——貓才不管什麼生命、界限,可有或無,海枯石爛或荒草掛露,怎樣的生命都沒有分別,靜置的酒跟傾瀉的酒沒有分別;
⠀
「時光迸溢如液體灑落的聲音那麼動聽」——在我看來,全詩的重音不在「!」那一行而在此!「事物是否本無固定的構造?」當圓柱、秩序的酒變成水無常形,我們側耳細聽它的流淌,流光,從虛無之中撿拾醺酣以外我們為數不多的樂趣;人類守則裡有各種「遠慮」,甚至顧慮酒精的「竊笑」、貓的「嘲笑」,而在此清醒而又醺酣之際,思慮而又不假思慮——思考詩意、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不假思慮「不得不用抹布拭除的液體」如傾倒而「面倒」(麻煩)的生命,於是,在某一點上我們接通了貓、「接受了牠那懶懶的生命」。
⠀
那也許就是詩發生之時、人類唯一比貓優勝之事。
⠀
—
⠀
文字編輯:雙雙 @doubl_eve
美術設計:芃萱 @sunny__901205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無主題詩選 #陳滅 #離亂經 #酒 #貓 #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