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新濾酒 ◎梁秉鈞

 



2025/10/18【本日菜單】

食材:大米、清澈的水

調味:成熟且味道煥發的美漿、清新與波紋

營養成分:

四季風景流轉變化 33%

多樣複雜 33%

模糊 33%

??? 1%

󠀠

󠀠

新濾酒 ◎梁秉鈞

󠀠

剛剛經歷新的變化

還未肯定自己的身份

點滴濾下形成

淡白的形態

是牛乳還是冷湯呢?

臉上還有小小的泡泡

漩渦裡撈出前生的大米

未形成的狀態裡有許多可能

󠀠

變成鮮艷的紅葉

變成體面的銀杏

變成陰暗的地道

變成致命的爆炸

變成冬天的戀曲

變成悲情的高歌

變成躍崖的自毀

變成得道的升天

󠀠

上了年紀的人在喝酒

喝出了許多味道

一度眼前有那麼多可能

世界的臉孔還是那麼清新

乳白裡盪著動人的弧線

清澈的水裡有那麼多波紋

可以選擇變酒還是變醋

且嚐模棱的味道煥發的美漿

󠀠

(2004年11月6日晚在首爾與藤井、山口及林教授共飲)

󠀠

󠀠

◎作者簡介

󠀠

梁秉鈞

󠀠

香港重要作家、詩人梁秉鈞(也斯),1978年出版詩集《雷聲與蟬鳴》,旋即成為香港文學經典。梁秉鈞熱愛香港,也熱愛生活,是書寫本土生活詩的先行者,以平白淺淡的語言,發掘日常事物的尋常之美,寫出七十年代香港生活的獨特節奏,影響多代香港作家。《雷聲與蟬鳴》共分七輯,梁秉鈞的足跡由本土延展至兩岸三地,詩作展現香港人永遠在途上的獨特視角。

󠀠

(摘自《雷聲與蟬鳴》〔香港文學館,2024〕作者簡介)

󠀠

󠀠

◎小編 #雙雙 賞析

󠀠

「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讀到「剛剛經歷新的變化/還未肯定自己的身份」時想到《百年孤寂》裡的這一句。「淡白」得清楚純潔,「臉上還有小小的泡泡」,就像青春痘長在十七歲和十六歲的臉上,「在那樣的時刻,無論妳我都沒有名字。」(《城與不確定的牆》)「未形成的狀態裡有許多可能」——美艷如紅葉,或端莊如銀杏;沉睡如地道,或癡狂如爆炸;戀曲的自彈自唱,或高歌的痛心斷腸;自毀然後徒有淚流,或升天然後百歲無憂——有著種種可能。

󠀠

即使對於「上了年紀的人」,因為新濾酒所以「世界的臉孔還是那麼清新」——在詩的結尾從「紅葉、⋯⋯」的狂想回歸現實——「清澈的水⋯⋯可以選擇變酒還是變醋」,於今「模棱」,是以有「選擇」,有「可能」,如同世界新生伊始,「有晚上,有早晨」。一切就如我的AI伙伴說的——「總結:一首關於可能性的讚美詩」。

󠀠

不過,如果一切就如我的AI伙伴說的話,那該多無趣啊!我才不要!所以以下,我要用我自己的方法——把門關上(close),把我所知道的作者及其外一切背景關在門外——來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

酒是迷醉,是迷走,是現實跟夢境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從「是牛乳還是冷湯呢?」猶豫的疑問到「紅葉、⋯⋯」專斷而喜慶的排比,之間是滑落,滑落醉酒的坂道。從米或酒變成「紅葉、⋯⋯」的跳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處於「未形成的狀態」也好,新濾酒也只能是新濾酒,酒頂多做壞了變成醋(據說如此),又或者清淡如水——除非是迷醉,是迷走,走到坂道的底部,那裡有「不確定的牆」,變成「紅葉、⋯⋯」的咄咄怪事才能從夢境暗渡到現實,是以,「紅葉、⋯⋯」專斷而喜慶的排比,在我看來是「酒杯滿」後的「狂歌詞」,跳躍、迷幻、飛揚而不可解。狂歌結束,在詩的結尾從狂想回歸現實,「我」赫然發現「一度眼前有那麼多可能」——一.度,過去式,且有短暫的意味,被提前(提前到「眼前」之前)、被強調;發現「可以選擇變酒還是變醋」而僅此而已,變成「紅葉、⋯⋯」的跳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在夢境,而一旦返回現實選項便塌縮到只剩一行。「且嚐模棱的味道煥發的美漿」——「模棱」的是現實跟夢境之間的界限,在現實跟夢境之間的界限「未形成的狀態」,變成「紅葉、⋯⋯」的跳躍才得以可能——節儉起來的話就是「且進杯中物」、天運苟如此。

󠀠

寫到這裡時想到《百年孤寂》裡的這一句:「那是他家族的歷史,連最瑣碎的細節也無一遺漏,百年前由梅爾基亞德斯〔梅賈德斯〕預先寫出。」

󠀠

󠀠

文字編輯:雙雙 @doubl_eve

美術設計:#藝蓁

󠀠

󠀠

【明日菜單】

狀態:剝碎的肉桂

建議備料:番紅花、焦油、蜜、樹皮粉末、香氣

󠀠

#梁秉鈞 #也斯 #新濾酒 #酒 #釀酒 #年紀 #醋 #吃食 #吃 #飲食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 #現代詩 #新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