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孤峰頂上 ◎周夢蝶

 


孤峰頂上 ◎周夢蝶


恍如自流變中蟬蛻而進入永恆

那種孤危與悚慄的欣喜!

髣髴有隻伸自地下的天手

將你高高舉起以寶蓮千葉

盈耳是冷冷襲人的天籟。

 

擲八萬四千恆河沙劫於一彈指!

靜寂啊,血脈裏奔流著你

當第一瓣雪花與第一聲春雷

將你底渾沌點醒──眼花耳熱

你底心遂繽紛為千樹蝴蝶。

 

向水上吟誦你底名字

向風裏描摹你底蹤跡;

貝殼是耳,纖草是眉髮

你底呼吸是浩瀚的江流

震搖今古,吞吐日夜。


每一條路都指向最初!

在水源盡頭。只要你足尖輕輕一點

便有冷泉千尺自你行處

醍醐般湧發。且無須掬飲

你顏已酡,心已洞開。


而在春雨與翡翠樓外

青山正以白髮數說死亡;

數說含淚的金檀木花

和拈花人,以及蝴蝶

自新埋的棺蓋下冉冉飛起的。

 

踏破二十四橋的月色

頓悟鐵鞋是最盲目的蠢物!

而所有的夜都鹹

所有路邊的李都苦

不敢回顧:觸目是斑斑剌心的蒺藜。

 

恰似在驢背上追逐驢子

你日夜追逐著自己底影子,

直到眉上的虹采於一瞬間

寸寸斷落成灰,你纔驚見

有一顆頂珠藏在你髮裏。

 

從此昨日的街衢;昨夜的星斗

那喧囂;那難忘的清寂

都忽然發現自己似的

發現了你。像你與你異地重逢

在夢中,劫後的三生。

 

烈風雷雨魑魅魍魎之夜

合歡花與含羞草喁喁私語之夜

是誰以猙獰而溫柔的矛盾磨折你?

雖然你的坐姿比徹悟還冷

比覆載你的虛空還厚而大且高……

 

沒有驚怖,也沒有顛倒

一番花謝又是一番花開。

想六十年後你自孤峰頂上坐起

看峰之下,之上之前之左右

簇擁著一片燈海──每盞燈裏有你。



--

 

◎作者簡介

 

周夢蝶,本名周起述,1921年生,1952年開始發表詩作,後加入「藍星詩社」。1959年起在臺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廳門口擺書攤,專賣詩集和文哲圖書,並發表生平第一本詩集《孤獨國》。作品受佛法影響,喜愛用典,並以自我靈魂為起點,引禪意入詩,感悟現實的真諦。詩集有《孤獨國》、《還魂草》、《約會》、《十三朵白菊花》等。

 

--

 

◎小編 #樂達 賞析


1952年發表了第一首詩,而在70年後的今天,小編想藉著這次無主題詩選的機會,和大家回味一首老詩人的經典作品――周夢蝶〈孤峰頂上〉,並嘗試為它賞析。此詩收錄於1965年出版的《還魂草》(時年44歲),這本詩集也可說是老詩人風格奠基之作。


陳義芝老師曾寫道:「周夢蝶詩的受話者很少是別人,常常是自己與自己相應——外境的我與內境的我,塵俗的我與聖界的我,痛苦的我與喜悅的我,執迷的我與了悟的我……」或許一如這首詩中,隱藏的發話者不斷觀察、描述著「你」的行徑與自我蛻變,但是對於「你」、甚至是發話者自己的身分或你我關係,皆未有太深的著墨;相對地,詩人則聚焦於「你」是如何從較為冷清、孤高、與世相隔的「孤峰頂上」,歷經盲目般的自我追尋、心底的情生與困頓等,而後來到自我與世界相繫(即使仍處於孤峰頂上,內心早已包納了整個天地於其中)的新境界。潛在的發話者旁觀了這些心境上的蛻變,而「你」在身分與關係上的模糊,或也在向讀者發話之外,容許了另一種解讀的可能――你亦是我,對你的旁觀亦可以是對自我的關照與體察。


雖然這首詩中夾有一些典故,增加了解讀上的難度,但我們或也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第一節便刻劃了某種登臨絕頂的境界,一如詩題所言,而「孤危」、「悚慄」、「冷冷襲人」等形容,則賦予了此峰頂高聳而孤寒、甚至不帶有生氣的性質。然而,即便來到這彷彿「進入永恆」的崇高境界,第二節提及的「第一瓣雪花與第一聲春雷」,卻也讓處身其中的「你」內心被「點醒」,被世間的自然景象所觸發般,心底從而興起一股逐漸躍動且鮮活的情。此心此情始於內在綻放的「千樹蝴蝶」,繼而流布於其他自然物象之中,與天地共生息,並透過尋索的道路上湧現冷泉而不飲的選擇,揭示那「心已洞開」的自我寫照。然而,這一系列內心的尋覓與蛻變並不在此終止。


「金檀木花」與「拈花人」源自於「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的佛教典故,但是原先帶有悟道意味的「微笑」,在此卻被「含淚」所代替;至於從棺蓋下飛出的蝴蝶,或許引人聯想到梁祝的結尾,兩人終在死後化為蝴蝶方得圓滿,然此處的蝴蝶亦是「含淚」。彷彿取消了超脫、圓滿的成分,花與人與蝴蝶仍處於悟道前的苦惱中,並由此暗指了此際的心境狀態。隨後,「頓悟鐵鞋是最盲目的蠢物」,或許正與下一節的「在驢背上追逐驢子」、追逐自己的影子等,共同描述了這一場尋覓與蛻變過程中的迷茫,而此番過程本身也如佛教所談的「劫」,歷經苦難、甚至是「刺心」一般;但是倒數第二節的「以猙獰而溫柔的矛盾磨折你」,卻也指出了這份磨難的雙重性――如一切所緣起的此心此情本身,或許便兼有喜悅與痛苦的成雙對立面,由此而起的自我蛻變,既能引發出「千樹蝴蝶」般的繽紛,但也蘊含了茫然與苦難。「猙獰」與「溫柔」並存,皆包含於尋覓過程中的自我心裡。


來到最後,詩人透過「像你與你異地重逢」等句來形容蛻變後的新境界,原先內心可能的矛盾或迷失,在此際皆了然和解。此番新境界或許與原先沒有太明顯的差異,外在的花謝花開依然如常,然而,當孤峰上的「你」望見了周遭世界「簇擁著一片燈海」,「每盞燈裏有你」等句便帶出了老詩人所體悟的最高境界――孤峰與世界依舊如其本然,但是處身其中的我卻在心境轉變下,化解內在的迷惘、與世界的隔閡,重新與自我合而為一。


參考資料:

陳義芝〈周夢蝶詩風格生成論〉,《台灣學誌》第九期(2014 年 4 月),頁111-127 


--

美術設計: #張瑀心


#無主題詩選 #周夢蝶 #孤峰頂上 #還魂草 #每盞燈裏有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