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二月 ◎陳黎




    

槍聲在黃昏的鳥群中消失
失蹤的父親的鞋子
失蹤的兒子的鞋子
在每一碗清晨的粥裡走回來的腳步聲
在每一盆傍晚的洗臉水裡走回來的腳步聲
失蹤的母親的黑髮
失蹤的女兒的黑髮
在異族的統治下反抗異族
在祖國的懷抱裡被祖國強暴
芒草。薊花。曠野。吶喊
失蹤的秋天的日曆
失蹤的春天的日曆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0|kikatani (@pixabay)

--

◎小編賞析

今年為二二八的七十週年。

陳黎的這首詩寫於一九八九年的一月,回顧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以及緊跟著來的白色恐怖。詩的第一行首先預示了國民黨的鎮壓,屠殺台灣仕紳、知識份子、無辜百姓,例如三月開始的高雄、基隆、嘉義等地的大屠殺。而後的白色恐怖造成許多人的失蹤,那些失蹤的人可能是父親、兒子、母親、或是女兒。任何人都無法倖免。        

敘述者道:「在異族的統治下反抗異族/在祖國的懷抱裡被祖國強暴」。站在台灣立場,「國民黨政權」無異是「異族」,因為它帶來語言的斷裂,台灣人被迫從日語、台語、客語改用中文,以及被迫接受官方的思想和教育。這既是「異族的統治」,也是「祖國的懷抱」,而台灣人只能選擇「反抗異族」或者「被祖國強暴」。      

詩的最後「失蹤的秋天的日曆/失蹤的春天的日曆」或許有多種解釋。可以是在親人的失去後,我活下去的意義也失去了,我的日曆也因此失蹤了。或者是,本該和親人再一起的日子,因為白色恐怖也失蹤了。或者,用創傷的角度來看,當我的親人失蹤,我受到的創傷讓我選擇性遺忘,我有過的記憶也失蹤了,因此我過去的日子也失蹤了。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重新生活 ◎褚岳霖


下班時走進超商
不再忽略肉價與米種
還有市售糕點的模樣
偶爾會思考晚餐
還有隔天早上
準備一人份的餐點

下雨時可以選擇
淋雨,讓身上的芽重新生長
期待再遇見下個人前
能有片樹蔭供人躲雨

週一和週五打掃房間
把過去的影子打包回收
晚餐可以有湯
如果滴到了桌子
不會再捨不得擦

◎作者簡介
 
褚岳霖,生於西元1995年11月18日,目前就讀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曾任微光現代詩社副社長、淡江遊戲開發社公關長。
 
--
 
美術設計:陳品婕
攝影來源:簡妙如
 
--
 
◎微光簡妙如為你讀一首詩
 
新的生活也許是可以好好注意飲食,開始在乎米、肉、糕點的模樣,多出來的時間,讓詩人能夠關注自己,能夠思考晚餐、早餐這樣必須卻細瑣的小事,即使這些都只是「一人份」的。
 
這樣的狀態對詩人來說,或許是嘗試淋雨,只為了練習成為,在未來一場大雨中,供人喘息的一片樹蔭。
 
整理自己猶如替固定時間為影子尋找去處,停下來的時候,靜靜的用一碗湯的時間,讓自己不再捨不得,真正的,重新生活。
 
--
 
◎微光現代詩社簡介
 
微光現代詩社創立2011年,在創社社長的帶領下,今年邁入第六個年頭,這五年來微光經歷了一直有著不同的風格和創新,從第一屆開始製作屬於自己的社刊,第二屆首度舉辦「明信片詩展」,跳脫了刊物,走向了自製的文創,第三屆舉辦了大型的詩展「詩季」,在淡江大學的黑天鵝展示廳舉行,這也是微光第一場大型展示廳的展覽,在第四屆辦了第一屆「微光詩歌節」為期三個月的詩歌節,其中包含展覽、詩行動等活動,除了在淡江大學舉辦外,也擴展到校外,結合淡水的重建街,以及捷運快閃活動。第五屆嘗試了各種跨領域的結合,像是舞蹈、藝術、音樂等結合詩歌,讓現代詩的重新展現不同的面貌,並發行了正式出版的詩集《光合作用》。
 
已經走了五年的微光,每一年都嘗試不同的創新,也因為不同社長的帶領,展現微光各種特色和樣貌,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微光又將會給大家怎麼樣的樣貌呢?敬請期待!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畫 ◎馮逸華



晚餐之後你躲進房間
細細繪一幅我不瞭解的畫
在我面前光滑 完全的伸展開
畫中 那章魚喫了一隻手
一條腳
一頭女人
發現這隻筋比較多
也和我們一樣
不太吃眼睛

滾出來的慾望太多了
咬破腸肚的時候
從裡頭流出一尊更美的男子 閉目成唐和尚
揮袖成一片雲海
倏倏翻騰
雨甫停便收攏肉身
如繭

困在舊塘中的陸鳥
冗夜裡斂翮入寐
每到日昇便拍出十萬封電報
卻遲遲等不來新知?(我透進妳眼裡,
引燃大火)
都從東邊開始死去
快死的時候緊緊抱一幅畫 畫中
那章魚喫了一隻手
一條腳

一頭女人
包含所有被沐浴過的名字
 
--

◎作者簡介
 
 馮逸華,1992年生,桃園人,曾任元智大學不成文詩社社長,中文系畢。

--

美術設計:劉宇筑
攝影來源:劉宇筑

--

  

◎小編囗囗賞析

〈畫〉一詩出自《畢製作品35首》,為作者於大學畢業前整理個人作品精選集,詩中以文字做畫,賦予靜止的畫流動的生命。

此詩並未搭配畫作營造互文的效果,在此筆者以文字構築的畫談論此詩,第一段描述章魚的方式,作者在單位有特別的安排,章魚吞下的不是一個女人,而是一頭女人,使得在章魚口中交纏的女人與手腳,像是一群較有野性的動物,「不太吃眼睛」是此段另一個別有意念的話中話,和「我們」相對的「吃眼睛」的人又是另一個需要思索的事。

第二段咬破腸肚,欲望高張之時,接續著出鏡的是美麗的男子,藏在比女人的裡面的地方,男子並未有比前段更激烈的畫面表現,反而是進行將情感收束的動作,作者運筆至此,對於男子的動作與形象的描寫較為詳細,可以看到作者投射出的是偏向理想中美的形象。

第三段並未再對畫作的細節再下筆,而是將筆鋒轉移到了畫外的角色,一隻會在晚上整理好羽翼入睡的陸鳥,陸鳥以拍動翅膀的方式發送電報招引新知的行文,在這裡下了詩中唯一的問號與括弧中內心的告白,陸鳥的形象與作為也不像是動物的行為,而是更靠近人的形象,陸鳥從東邊開始死去的過程抱著詩中未知的畫的作者「你」所細細描繪,那個「我」所不理解的形象。

詩最終復再提起女人,提到女人包含所有被沐浴過的名字是本詩留下的懸念。作者藉著他所無法理解但認同的形象表達自身對於審美抱有的想法,陸鳥一段是較為跳出來的一段,筆者也有些疑惑,如是以更大膽的猜測,陸鳥即是作者本身畫作的神獸,或許可以作為這個設計的一個解法也不一定。

◎元智大學不成文詩社簡介

不成文詩社誕生於元智大學超硬、很Sad、很辛苦的通識課〈詩與當代生活〉的外圍團體,構思於2011年的某天,2012年底申請通過正式成立,由東吳大學白開水創始社員之一的陳巍仁老師指導,為目前校內唯一以文字創作、文學出版、辦理講座及策展為主要活動的社團,社員作品散見於創世紀詩刊、煉詩刊、台灣詩學及衛生紙詩刊,目前正在參與煉詩刊第四期的團隊,期望推廣現代詩作為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參與抗爭及表演藝術,不過一直都很缺行政的幹部,極度歡迎校外學生及社會人士的加入,近況消息及任何活動邀約歡迎於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yzu.poemclub/)私訊聯繫。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與蛇的排練 ◎林則良





是如此的遙遠
所以我走了



秋天的時候我還在排練你
我排練你就這樣走來我的眼前
到了冬天我排練的時候你再一次走過來
那是冬天
我排練你是一隻害怕睡眠的蛇
在入夜以後
我排練你就是很害怕



多好啊要是能躺在你巨大的床上
多好啊要是能潛入你巨大的沼澤在雨季以前
多好啊要是能讓我的眉睫停靠在你的手影上
用滿月守護你整棵雙子葉植物多好啊
清晨大霧有人將踏著降霜回家
有人將手埋進充滿溫度的手印上
鄰間有爐火正在燃燒松材的香味
有人推開黑暗中的那扇門
床上只剩一根越拉越長的繩索
和一整片零亂不堪的雪地

等到有人醒來

有人從整片的玫瑰花園醒來

他的身體是整片玫瑰花園的刺青



他醒來
他喊痛
他在夢裡也只是喊痛
他越痛越快樂
睡眠中他的身體餵養一窩巨大的蛇窟



惡形的需要排練
我排練在你初春的時候向他們呻吟我的假名
當暴雨漲滿我的房屋我排練
你全裸繼續奮力泅游
一隻伸向天空的煙囪……

雨停了以後我排練
你登陸時腳穿七號大的皮靴



七號皮靴隔一條街在一家舞廳響起來
穿七號皮靴的人拖著閃亮的手銬
打一條花蛇當領巾

 1994年8月

--

 

◎作者簡介

 詩人、小說家,曾任「Around」書系(麥田)總策劃。著有《對鏡猜疑》(1993,時報),詩集《與蛇的排練》(1996,時報),以及以筆名東尼‧十二月為筆名出版的日記體小說《被自己的果實壓彎的一株年輕的樹》(1998,商務印書館)。譯有《管家》、《被麗泰.海華斯背叛》、《牡蠣男孩憂鬱之死》、《愛麗絲漫遊奇境》、《閣樓裡的佛》等書。

--

美術設計:劉宇筑
攝影來源:劉宇筑

--

◎小編囗囗賞析

排練是劇場的前置作業,劇場演出不同於電影的地方在於無法剪輯的表演。〈與蛇的排練〉以排練為題,以對手互動的過程與象徵,處理自己與對方的情感變化,於同名詩集安排在章節「打一條花蛇領巾」中的第一首組詩,作為整個章節引子,也可視為一個獨立的故事看待。

作為組詩而言,單看第一首的內容,難有具體的聯想,所以筆者在此就姑且以「排練」所聯想的劇場,分為每幾幕作為切入點思考。

前兩幕所見,可以見到第一人稱我對你的情感投射,對方的形象是一條害怕睡眠的蛇,第二幕反覆提到在排練過程開始從秋天到冬天,「我排練你就是很害怕」為第一個意義的分歧點,還要繼續觀看才能確定是「我排練/你就是很害怕」跟「我排練你/就是很害怕」。

從第三四幕的發展,筆者比較傾向「我排練/你就是很害怕」,類似一種藉著保護對方的心態,藉此以守護作為留在對方身邊的緣由。第二幕開始揣想預設對方是害怕睡眠的蛇可能有的動作與場景,詩在後段不言我與蛇,而是以「有人」繼續動作展示人物內心所想望,這裡開始是第二個意義的分歧點,「有人」可以是代替我說話的人,或是不言明我與蛇雙方在動作上的主詞的做法。筆者較為傾向後者,因為在此詩中,並未交代對方的想法與定位,與蛇的排練中,蛇的概念為我所形塑的對方,雙方都有可能是蛇的角色。

第四幕象徵的暗示也相當隱微,「床上只剩一根越拉越長的繩索」,繩索與蛇有類似的形狀,然而越拉越長沒有末尾,這揭示的可能是關係上的紐結複雜,「睡眠中他的身體餵養一窩巨大的蛇窟」也表示其中一人預留了對方在身體中的位置,隨著對方離開,兩者似乎並沒有斷了關係,反而在彼此身上留下銘印,筆者在此就打住,以盡量避免過度解讀。

五六幕的時節進入春天,這裡有不同的排練內容,「我排練在你初春的時候向他們呻吟我的假名」一句,預設了對方在面對我以外的人,還是投射了對於自己的情感,最後收尾在脖子上的花蛇領巾,更是讓情感的銘印具體的在對方身上,以道具展示對方可能的心理。

〈與蛇的排練〉不僅分鏡特別,語言濃度與結構均是相當複雜的有機體,其創意在多年仍有可看之處的設計,讀者不妨以自己閱讀的方式再詮釋此詩,可能會在思索的過程中有不一樣的意義定位。


◎元智大學不成文詩社簡介

不成文詩社誕生於元智大學超硬、很Sad、很辛苦的通識課〈詩與當代生活〉的外圍團體,構思於2011年的某天,2012年底申請通過正式成立,由東吳大學白開水創始社員之一的陳巍仁老師指導,為目前校內唯一以文字創作、文學出版、辦理講座及策展為主要活動的社團,社員作品散見於創世紀詩刊、煉詩刊、台灣詩學及衛生紙詩刊,目前正在參與煉詩刊第四期的團隊,期望推廣現代詩作為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參與抗爭及表演藝術,不過一直都很缺行政的幹部,極度歡迎校外學生及社會人士的加入,近況消息及任何活動邀約歡迎於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yzu.poemclub/)私訊聯繫。

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雨的感想 ◎莊瑞琳


灰色的天空
飛鳥緩緩溶解
世界如沙漏將盡

心的牆壁各自聳立
有人忽然大哭
因領悟凡枯葉必先亡於根
而繁花早逝

世界的顏色在雨中剝落
露出禪而疲倦的線條
水珠滴光所有時間
又反轉過來
無法拒絕

這是法則
在真正醒覺之前
必承受所有夢境
正如為抵達永恆
你必遭迅疾所傷

一陣風
一陣雨
一陣心靈地獄

穿過穿過穿過
又像是佇立良久
那樣無盡的等待

--
 
◎作者簡介

 莊瑞琳,高雄人,在柴山腳下長大,目前在台北城工作與生活,另一個身分是出版編輯。著有詩集《神秘的季節》
 
--
美術設計:劉宇筑
攝影來源:劉宇筑
--

◎小編囗囗賞析

〈雨的感想〉是一首具有禪機的詩,金剛經中提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界的生滅瞬息,像是夢境水泡,領悟之後才能超脫於現象之外,成為覺者,詩中以如雨般的現象聯繫、緩緩包圍數種生滅的過程,包含時間、生命、顏色等表象,回歸到等待這個如夢境般活著的當下,採用沒有「我」的第一人稱視角俯瞰自我的瓦解。

首段以世界的流動,表達空間與生命的瓦解過程,在灰色的天空底下,時間從無形的概念變成具體的像,飛鳥緩緩溶解同時表達飛鳥在生存的過程,以及之後可預料的變成無機物的未來,第三句「世界如沙漏將盡」巧妙的把生命在意識中加速變成一抔土的過程,以沙的分子及厚重感,產生了巨大、層疊而來的絕境與世界觀。

次段切入的地方為生命的意識,「心的牆壁各自聳立」除了表示人與人之間隔閡與獨立,也間接表示了其高不可攀的難以互相接近的高大形象,第二句「有人忽然大哭」開始了心牆的崩解過程,此段以末兩句領悟交代崩解的緣由,枯葉必先亡於根的喻同時表達了他者(葉)的殞落也同時傳達自己(根)在消亡的當下,末尾的繁花早逝於根與葉,可聯想的可能是更早於自己與自己關聯的人以外先行離開的生命。

第三段以顏色在雨中的剝落的現象,強調了覆水難收,無力回天的流動狀態,此處為真正心理上的轉折,因其「無法拒絕」而不得不理解色相崩落的狀態是生命的常態。

四五段開始了超脫的過程,在醒覺之前,所有流動、崩解的表象,如迅疾般的侵蝕自己的意識,唯有經歷過這段過程,才能在這個沙漏般的世界,有著相對的位置(永恆)保持住理智。

末尾從意識的世界,拉回到現世的當下,作者連用三次穿過,交代在領悟後續面對的生活:如佇立良久般無盡的等待,走出領悟生命流逝的地獄,而不做迴避的動作。

作者以雨流經的方式,快速地以意識走過自己所生活的空間,挖掘內心對於流動時的心態轉變歷程,緩緩包圍自己與周圍的裡裡外外,於結構上相當縝密,是一首值得反覆觀看、思索的作品。


◎元智大學不成文詩社簡介

不成文詩社誕生於元智大學超硬、很Sad、很辛苦的通識課〈詩與當代生活〉的外圍團體,構思於2011年的某天,2012年底申請通過正式成立,由東吳大學白開水創始社員之一的陳巍仁老師指導,為目前校內唯一以文字創作、文學出版、辦理講座及策展為主要活動的社團,社員作品散見於創世紀詩刊、煉詩刊、台灣詩學及衛生紙詩刊,目前正在參與煉詩刊第四期的團隊,期望推廣現代詩作為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參與抗爭及表演藝術,不過一直都很缺行政的幹部,極度歡迎校外學生及社會人士的加入,近況消息及任何活動邀約歡迎於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yzu.poemclub/)私訊聯繫。

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建築 ◎淮遠



狗在愜意的地方排泄
牠們有靈敏的鼻子
人在愜意的地方建築
他們有精確的儀器

狗翹起一條腿
準備撒尿
人翹起一條腿
他們的起重機

-- 

◎作者簡介

 本名關懷遠。英女皇登基那年生於殖民地香港。中學三年級開始寫詩,翌年加入創建實驗學院詩作坊。上大學前開始寫散文。畢業於樹仁學院新聞系,現任新聞系兼職講師。著有散文集《鸚鵡鞦韆》、《懶鬼出門》、《賭城買糖》,詩集《跳虱》。

--

美術設計:劉宇筑
攝影來源:劉宇筑

--

◎小編囗囗賞析

建築是人類領地的範圍,也是人類與自然的界線,〈建築〉出自淮遠的詩集《跳虱》是一首寫實又不失詣趣的作品,以人與狗的製造領地的方式兩相對照,以日常生活的口吻提醒人們反思所作所為。

相對於人類以器具建造的視覺可見的領地,狗所建造的是以嗅覺所認定的領地,不過作者類比建築與起重機的是排遺物與尿,是其引人思考的歧異點,兩者被評判在同樣的高度,並無特別貶抑其中一方。

除了表面可能聯想的環保議題、倫理問題,〈建築〉所借鑑的不只是物件本身。

◎元智大學不成文詩社簡介
 

不成文詩社誕生於元智大學超硬、很Sad、很辛苦的通識課〈詩與當代生活〉的外圍團體,構思於2011年的某天,2012年底申請通過正式成立,由東吳大學白開水創始社員之一的陳巍仁老師指導,為目前校內唯一以文字創作、文學出版、辦理講座及策展為主要活動的社團,社員作品散見於創世紀詩刊、煉詩刊、台灣詩學及衛生紙詩刊,目前正在參與煉詩刊第四期的團隊,期望推廣現代詩作為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參與抗爭及表演藝術,不過一直都很缺行政的幹部,極度歡迎校外學生及社會人士的加入,近況消息及任何活動邀約歡迎於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yzu.poemclub/)私訊聯繫。

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舞者 ◎楊牧






              
舞者 ◎#楊牧

再高你也可能上去過,海芋花田
不明確的溫差,灌溉系統,及其他
為尋求一宛轉與凝定
無懈的連瑣,包容像水銀那樣
永遠流動,不安的靈魂它正
對肉體示意和解
二月櫻花落
        
--

美術設計:許宸碩
攝影來源:Flickr c.c.|Ares Hsu (https://www.flickr.com/photos/nokia32/16330661064/ ),原圖加上文字、logo,依照CC分享(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
              
--
             
◎小編利文祺賞析

楊牧的〈舞者〉提示了向上與向下之間的掙扎。「舞者」的「靈魂」像要往上提升(anodos),擺脫「肉體」的束縛,不斷期望自我能「再高」,最後達到「宛轉與凝定」的無上美。然而,另一方面,肉體卻渴望向下(kathodos),回到世俗。這樣的拉鋸表現在舞者身上,敘事者提到這樣的拉鋸最後或許是「靈魂」向「肉體」和解,如同「二月櫻花落」。這裏的櫻花落下,似乎隱含了回到「肉體向下」,但同樣的,落下的櫻花也是美的,這樣的美感或許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靈魂向上」,一種提升。楊牧或許在最後找到了這樣的平衡,介於靈與肉之間的和解。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請原諒 ◎陳年喜


 
請原諒 ◎#陳年喜
 
請原諒 這麼晚了
還給你打電話
此去山重水複
有什麼能夠抵達
 
整個冬天
我的打碗碗花
開了一地
 
除了花開
有幾件真事?
 
--
 
◎作者簡介
 2012
商洛人,胡亂活了幾十年。走過天山南北,到過漠野塞外,討生活,不知還討什麼?有文字见《詩刊》,《揚子江詩刊》,《青海湖》,《中國詩歌》,《山東文學》,《綠風》等刊。
 
摘自作者博客。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0|Myriams-Fotos (@pixabay)
 
--
  
◎小編賞析
 
〈請原諒〉是一首淡筆而成的詩歌,題目並不特別,或許要從他的敘述中,尋找為什麼明知失禮,卻還要「請原諒」的原因。
 
這首詩的格局是從大到小,從遠到近的寫作。最開頭寫山重水複,巨大的格局,讓距離感立體起來,或許這是這麼晚了還能獲取諒解,讓對話能夠繼續的唯一方式;但第二段以後寫得更靠近生活,結尾卻是「有幾件真事」?或許是他的生活本身除了「花開」這個比喻背後的涵義(可能是遇到愛情了,可能是有孩子了,但詩中判斷不出來)什麼都不在意了,或許是除了花開以外的生活都太苦悶了。但無論如何,映襯著「花開」而來的一切,在這首詩的低姿態下,都是辛酸。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售票員 ◎鄭聿


 
售票員 ◎#鄭聿
 
──鬼月情人節
 
午夜的電影
我一人買票
也許後頭還排著長長的一列
但我無法看到
 
隔著窗口
他遞出兩張情侶雅座
跟我說沒關係
反正最後一場了
 
不知道他是否幫我
劃了最好的位置
 
我一回頭
看見黑夜像冷氣太強的空廳院
每一個人都坐好了只等我進去
 
--
 
◎作者簡介
 
鄭聿,生於高雄鳥松,住在台北永和。著有詩集《玩具刀》、《玻璃》。想成為更少的人。
 
──引自《玻璃》書封作者介紹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0|AngelineBauer (@pixabay)
 
--
  
◎小編R Shu賞析
 
鬼月情人節,是一個人孤單的坐在空闊的電影院比較可憐,還是被一群鬼簇擁著看電影比較可憐?
 
前兩段敘述時節、買票經過,售票員彷彿可憐主角似的,給了他雙人雅座,第三段主角突然說「不知他是否幫我/劃了最好的位置」顯然對於是不是坐在情侶雅座一點也不在意,反正再好的位置,都只能一個人坐。
(I don't fucking care你給我雙人票還是單人票,反正我都是一個人,給我好位置比較重要,OK?)
 
某種角度來看,也說明了,世人總習慣把他人的「孤單」放大來看。
(我都請你幫我劃好位置了,結果你沒劃,反而給我雙人票是怎樣?我看起來很魯嗎?)
 
最後一段他說「我一回頭/看見黑夜像冷氣太強的空廳院/每一個人都坐好了只等我進去」呼應了第一段的「也許後頭還排著長長的一列/但我無法看到」。午夜的寒氣,對於孤身一人的他來說,就像充滿了鬼魅一樣,令人發寒。
 
最後一段同時也是最具像化的一段,電影院內的冷清和電影院外的孤寒,合而為一,滿廳的空位,或坐或站都充滿了半透明的鬼影,微笑的看著他、等著他,只剩正中央一個舊紅絨布的空位,等他坐下去。
 
之後作者沒提的片段,都非容易腦補了:大螢幕中來去倏忽的藍光映照在主角臉上,望著螢幕的雙眼,是蕭索、是冷漠,卻也隨時可能落下孤單的熱淚。
 
整首詩的口吻非常簡潔淺白,呼應這首詩冷漠、陰鬱的氛圍,但卻能引出一連串具象的畫面。

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體貼 ◎陳繁齊


 
體貼 ◎#陳繁齊
 
我知道
前面的路是崖
我就把我們
留在這裡了
 
--
 
◎作者簡介
 
陳繁齊,1993年生,臺北人。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畢業,
喜歡貓狗、喜歡小動物,
喜歡彈吉他唱歌自娛,喜歡看海。
在ptt詩板以帳號circa0218活動。著有詩集《下雨的人》。
 
--
 
美術設計:Flickr c.c.|ryr511 (https://www.flickr.com/photos/91811150@N08/31251374096/ ),原圖加上文字、logo,依照CC分享(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
攝影來源:許宸碩
 
--
 
◎小編木河谷賞析
 
戛然而止或許要比明確有著更多難以言喻,特別是放在兩人之間,用以詮釋「我們」。
 
陳繁齊的詩作中多可窺見關於日常生活中愛的多種描摹。對「你」與「我」之間,恆常卻深刻的主題、憂鬱的喃喃自語,以及關於將要卻尚未結痂的傷口,或受傷的姿態,一如詩集名稱《下雨的人》,篇篇展開,都像是多雨的都市潮濕。
 
這首詩只有短短四句,像是「我」與「你」之間的「停止」。「我」深刻明白某些事物,因此而下的決定是止步於此,無論如何「我們」是不能繼續向前了。即使再往前行,也許亦能有粉身碎骨的快樂,有從崖上下墜的甜美與墮落。但「我們」只是留在原地,不前進卻也不必然後退,這樣,或許也能說是保持著某種永恆不變,沒有更差,卻也再無更好。
 
「我」與「你」是曾經的情人嗎?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嘗試之後,選擇停止互相傷害,而停留原地,再放手離開;或者「你」與「我」不必然是戀人,止步於情人的稱謂之前,卻再也無須藉由這樣的名稱來證明彼此重要與否?詩本身自然沒有提供如此枝微末節的解答,只能透過想像與猜測;觀者所能得知的,僅只是詩名已經坦然說好的〈體貼〉──「我」想著「你」,忘記自己,甚至必須假裝,同時也忘記了「我們」。

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鷹 ◎楊牧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鷹 ◎#楊牧
    
我轉身,鷹
在山崗外盤旋,發光
提示我如何確認那單一,巨雷的
方向,允許些微偏頗和誤差
如我曾經以一生的時光
允許它不斷變換位置,顯示
飛的動機,姿勢——和休息
去而復來,完成預設的形象
獨立的個體
      
--
           
美術設計:許宸碩
攝影來源:Flickr c.c.|YUKI STYLE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olor_yuki/5775985636/ ),原圖經裁剪後加上文字、logo,依照CC分享(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
           
--
            
◎小編利文祺賞析
    
上禮拜我們讀過楊牧的〈心之鷹〉,這週我們讀他的另一首詩寫於兩千年的詩〈鷹〉。和呈現疲態的〈心之鷹〉有所不同,〈鷹〉這首詩有了更多朝氣。「我」的「轉身」即如「鷹」的「盤旋」,他向某一個方向飛行,就如詩人對於藝術的追求,即使有時有些微的「偏頗和誤差」,偶爾「變換位置」,大致上仍保持前進。最後完成的美好「形象」,或許可以解釋為「詩人自身」的形象,「藝術」的完成,一首「詩」的完成,或者廣義的作品總集(ouvre)的完成。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兒子 ◎陳年喜




兒子
我們已經很久不見了
我昨晚抱你的夢
和露水一起,還掛在床頭
你在離家二十里的中學
我在兩千里以外的荒山

⋯⋯

兒子,
你清澈的眼波,
看穿文字和數字,
看穿金剛變形的伎倆
但還看不清那些人間的實景
我想讓你繞過書本看看人間,
又怕你真的看清

--

◎作者簡介

商洛人,胡亂活了幾十年。走過天山南北,到過漠野塞外,討生活,不知還討什麼?有文字见《詩刊》,《揚子江詩刊》,《青海湖》,《中國詩歌》,《山東文學》,《綠風》等刊。

摘自作者博客。

--

美術設計:沛容
攝影來源:Unsplash|Alessio Rinella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在討論這首詩之前,不妨先讀讀這篇文章吧:http://www.storm.mg/article/79637。陳年喜是中國著名的「爆破工詩人」,但就如上一次討論的許立志,阿Ben認為討論一個詩人不需要太著重在他的背景上,重點應該在他的詩歌而不是標籤,除非這個詩人很刻意在把自己標籤化。

陳年喜這首詩或許可以結合他常年在外工作的礦工身份來談,不過我們又何嘗不能把他模糊的理解為一個因為工作而鮮少回家與兒子相處的父親,一邊思念兒子,一邊對兒子的未來教育懷抱著憂慮與設想?如果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待,這首詩的共感可能無疑就增加了許多。

第一段的寫法是樸實而誠摯的。前兩句寫狀態,三四句把思念推進一層,五六句又用對比的方式呈現距離感。當我們在台灣,由於生活的方便也許不好想像,但設想你跟自己的小孩若分隔千里之遙,又在荒山中沒有聯繫的管道(可能連手機訊號都不見得有),一個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的父親,他對兒子的想念該有多麼強烈?

第一段的動人以後,第二段仍然以「兒子」開頭,內容卻有了轉變。這個父親愛的是兒子的純真與聰明,卻又對兒子的聰明懷抱著擔心,害怕聰明有一天會傷害了純真,卻又怕純真使兒子在面對這個社會時顯得不夠聰明而受傷。這樣的矛盾心態,比起第一段無疑都是虛筆成就了,文字,數字,人間的伎倆這些字詞都是概念比較大的字。如果能有著深刻的理解,那充分說明了兒子的聰明。可是看清真的好嗎?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放不下,結合第一段的背景,既天然又動人,是很不錯的筆法。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大風吹 ◎沈意卿

 
大風吹 ◎沈意卿
 
他說:一輩子 我 只要有你就好了
有了你 吃東西才有味道 才有什麼想得到
你知道嗎,他說,你
是一切事物的指標
 
他找到了我;我
很羨慕他。
 
喊大風吹的時候
我找不到一張椅子坐下
我蹲著
極其悲傷地變成了一張椅子。
 
--
 
◎作者簡介
 
沈意卿
 
台灣生,加拿大,藝術史與文化評論本科,不時轉換城市和職業。太多好奇與誠實,尚未找到相對應的人間身分。
 
悲觀於是幽默,浪漫導致嚴厲。
著有短篇小說集《那些殺死你的都並不致命》。
 
(以上簡介取自沈意卿《桃紅柳綠,生張熟李》)
 
--
 
美術設計:沛容
攝影來源:Unsplash|Jeremy Ricketts/Florian Klauer
 
--
 
◎小編眠花賞析
 
「大風吹,是一種多人進行的團體遊戲(至少需要三個人),玩遊戲者中只有一個人沒有座位(稱為鬼),大家依鬼提出的條件,符合條件的人需交換座位,而鬼也會和這些人搶座位,最後沒有座位的人是下一回合的鬼,累計幾次當鬼的人算輸。」這是《維基百科》對於大風吹的遊戲規則解釋。
 
第一段中詩人開啟說話場景,讓詩中的「他」獨自說話,讀者可以體會到詩中的「他」,其情緒是雀躍的,因為「他」找到了「我」。如同玩大風吹的時候,兩個符合鬼提出條件的人順利地交換座位。順利交換座位,照理說情緒是正面的,因為兩個人都順利挺進下一回合。第一段必須提到的是前兩句以半型空格作為語氣停頓處,此種方式較逗號的停頓更為輕快,適宜接連唸誦的語氣。
 
詩人在第二段造成簡而有力的轉折:「他找到了我;我\很羨慕他」。這個簡單,對比首段,是呈現了一個人(他)因為雀躍而多話,急著向詩中的「我」表達自己找到因為找到他而有多麼開心,而詩中的「我」卻不發一言,很羨慕「他」能找到「我」,代表「我」還沒找到相應那個人。
 
第三段,「喊大風吹的時候\我找不到一張椅子坐下」,詩中的「我」變成了這回合的鬼。「我蹲著\極其悲傷地變成了一張椅子。」椅子可解出多種涵意,如:椅子用以負重、構造上看起來是相對屈身。詩中的「我」因為找不到椅子而輸去遊戲,卻把自己變成椅子,讓其他人在下一局的時候可以坐下。
 
愛情被比擬為是團康遊戲,分有輸贏、相愛似乎就是兩個條件相當的人,交換彼此的位置,而在遊戲中總有所剩的人。所剩的人是為鬼,當鬼加入了回合的交換之中,總有另一個人因此失去位置,變成下一回合的鬼,眾人就在無限循環的遊戲之中找椅子。
 

詩中的「我」,帶著認輸的心情和對「他」的羨慕,讓自己蹲成一張椅子,不再加入競爭。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心之鷹 ◎楊牧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心之鷹 ◎#楊牧
  
鷹往日照多處飛去
沒入大島向我的投影
陽台上幾片落葉窸窣
像去年秋天刪去的詩
而鷹現在朝南盤旋
漸遠。我站起來
面對著海
  
於是我失去了它
想像是鼓翼亡走了
或許折返山林
如我此刻竟對真理等等感到厭倦
但願低飛在人少,近水的臨界,
且頻頻俯見自己以鴥然之姿
起落於廓大的寂靜,我丘壑凜凜的心
  
--
       
美術設計:
攝影來源:
       
--
        
◎小編利文祺賞析
    
楊牧常寫動物,如雉、鷹、蟬、鮭魚、兔,這些動物有些觀照了詩人的心境,有些隱含了藝術或生命的價值觀。寫於一九九二年的〈心之鷹〉是屬於心境之詩,敘述者想像他就是那隻鷹,盤旋漸遠,如亡命之徒飛走了。這隻鷹對真理感到了厭倦,寧可飛在人少的地帶,並頻頻俯視自己。
    
和收錄於《時光命題》的其他首詩一樣,這首詩需放置在世紀末的氛圍來看。以此,我們才能理解楊牧這首詩的語調為何如此疲憊,是那種對未來不抱期待,並頻頻回盼過去的姿態。

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今天我會早一點睡 ◎翁書璿

今天我會早一點睡 ◎翁書璿
 
也許你已開始搜尋
我的名字
在多年以後
動態追逐
我的生活
打卡只是證明
我們正在消逝
而你在想什麼?
萬物都想聽
卻沒有人按讚
我的無聊
  
--
  
◎作者簡介
 

翁書璿,桃園人,1988年生,作品散見各報副刊、聯合文學新人上場單元。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0|tookapic (@pixabay)
 
--
  
◎小編賞析
 
〈今天我會早一點睡〉以第一人稱,採口語的假設口吻,寫社群網路時代個體性的消逝——「我」成為了網路上的一個帳戶,可供搜尋與閱覽;「我」的生活種種以「動態」(時報動態,news feed)呈現;而「打卡」(check in)只證明了「我」與過去的消失。敘事者最後提問:「而你在想什麼?」這是一個有意思的提醒——這句話提示了「此刻」的重要。
 
社群網站當然提供給使用者即時地傳遞訊息的效果,身為使用者,我們不斷地向這個世界發送訊息;又或不斷地刷臉書,希望關注「萬物」。真的是如此嗎?這首詩的最末,以這個現象收尾:「萬物都想聽/卻沒有人按讚/我的無聊」,那個「我」也是你,身為「我」的這個整體,在社群裡趨向模糊、消逝,在社群裡的「我」真的是個人嗎?有時候我們真的很想知道,「而你在想什麼?」

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流水線上的兵馬俑 ◎許立志

流水線上的兵馬俑 ◎許立志
 
沿線站著
夏丘
張子鳳
肖朋
李孝定
唐秀猛
雷蘭嬌
許立志
朱正武
潘霞
苒雪梅
這些不分晝夜的打工者
穿戴好
靜電衣
靜電帽
靜電鞋
靜電手套
靜電環
整裝待發
靜候軍令
只一響鈴功夫
悉數回到秦朝
 
--
 
◎作者簡介
 
許立志(1990年7月18日-2014年10月1日),中國詩人,出生於廣東揭陽農村家庭,高中畢業後先後在廣州和揭陽打工,2011年2月進入深圳富士康,成為生產線上的普通工人。2014年2月三年合同期滿後到江蘇謀職,不久又返回深圳,9月26日與富士康再次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9月30日墮樓身亡,疑為自殺[1]。許立志愛好詩歌,去世後其作品被選編為《新的一天》[2]。
 
取自維基百科。

--
 
美術設計:許宸碩
攝影來源:Flickr c.c.|Steve Jurvetson (https://www.flickr.com/photos/jurvetson/52580259/ ),原圖套上濾鏡後加上文字、logo,依照CC分享(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
 
--
  
◎小編賞析
 
許立志〈流水線上的兵馬俑〉展現的是一種流水線上,車間的景緻。難就難在如何將詩中看似無意義的事物變成有意義的。
 
首先是一連串工人的名字,這些人的名字在流水線上亦是物件傳遞的順序,不可輕換。但由於二到三字的節奏穩定排列,竟也呈現出一種連續的秩序感。在此秩序之後,「這些不分晝夜的打工者/穿戴好」前者點出這些名字與兵馬俑雷同的本質,後者又賦予他們能動作的力量。在穿戴前自然還不是兵馬俑的他們,卻一件一件的穿起「靜電」裝備。這些靜電裝備同樣提示了他們的軍容壯盛。最後的「只一響鈴功夫/悉數回到秦朝」是他們靜立於崗位上的樣子。從工廠生活的苦悶,到秩序感的發現與呈現,是這首詩獨到之處。

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今天起不愛你 ◎蔡淳祐

今天起不愛你 ◎蔡淳祐
 
從今天起不愛你
與你無關
但於我是重要的事
 
秋末乍暖
今日午後無風
於是像決定愛妳一樣
決定
不愛妳卻不像堅定愛妳一樣堅定
 
葉落在泳池
不起漣漪
妳未曾注意樹
不知道秋天結束了
 
從今天起不愛妳
昨天愛妳也與妳無關
但於我是重要的事
 
--
 
◎作者簡介
 
蔡淳祐
生於民國1997年2月18日,高雄中學畢業,目前就讀東吳大學法律系,擔任東吳大學光年詩社第二屆文書長,喜歡電影、書與貓。因為商禽的〈穿牆貓〉開始愛詩,喜歡葉青、徐珮芬與陸穎魚。詩總是寫給某個他,但不敢送給他。
 
--
 
美術設計:陳又瑄
攝影來源:CC0|Alessio Lin (@Unsplash)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淳祐作為一個剛開始寫詩的年輕人,這首詩寫得不錯。行與行之間微妙的節奏感固然拿捏得宜,整體段落的佈局也很穩定。這首詩的典故顯然出自於歌德名句:「我愛你/與你無關」,不過加上了昨天/今天的時間感,有關與重要的意義,讓整體閱讀的層次有了改變。
 
先從第一段與第四段的重複開始談,打造一個簡單的邏輯當作開頭,在結尾處小小的變奏來達成呼應效果,這是很簡單也很穩的常見寫法。關鍵在要怎麼做出變奏感(而不是無聊),或者經過中間段落後的重複不要只是毫無驚喜的感覺。以這兩段的比較,或許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昨天」這個代表時間的詞彙上,看看經過二三段的發揮,能不能把這個昨天的意義變得更深遠一點。
 
第二段一開始的寫法,邏輯上是很內向的,不見得能理解為什麼在第一二句:「秋末乍暖/今日午後無風」這樣簡潔、傾向古典的句子之後就「於是像決定愛妳一樣/決定/不愛妳卻不像愛妳一樣堅定」不只是為什麼能夠用「於是」來連結,前兩句的意象/景象後面象徵了什麼,同樣也不能夠理解。這一段要跟第三段一起看:「葉落在泳池/不起漣漪」同樣是以景代情的手法,這個葉落的動作正好可以想像到流淚,於是落在池中既是由固體變成液體的過程,表現了流過了多少的眼淚,「不起漣漪」四字,更說明了這份傷心欲絕乃至行屍走肉。後二句「妳未曾注意樹/不知道秋天結束了」先以樹喻己,深化了前面的連結,然後把時序回歸到秋天。正因為秋天,樹才落葉。在第三段把秋天的主題跟落葉的情懷點明了以後,回望第二段開頭的:「秋末乍暖/今日午後無風」才有了意義。
 
而樹葉總有一天要掉光,即使妳沒有注意過,但掉光的時候妳有沒有注意過似乎都沒有意義了。所以在結尾的部分回顧本詩開頭的寫法,再用「昨天」來包裝二三段,是很穩定的筆法。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1/2017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