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本週主題:印象南國  ◎哲佑

 

本週主題:印象南國  ◎哲佑

  

地理觀是很有趣的東西,不同的位置視野,也會看到不同的風景,這往往跟社會文化結構有關。以「南國」或「南方」意象來說,「南北差異」背後當然不只是氣候、風土的差異,還有政經發展地位的高下對峙;後冷戰時期的南北對抗,其實摻和了種種殖民的歷史。做為「北半球」的邊緣一員,又處在台灣南北發展不均的現況中,我們對「南國」與「南方」的地理觀如何展現,「南方」承載了什麼寄託與想像,是很值得觀察的端點。本周希望討論台灣現代詩裡的「南方」風景,或者與南方的時空對話,不管是站在邊緣或是中心的視角,都希望能從中看到一點點我們對世界的省思。

  

----

   

責編分享:「南國對我來說是?」

  

南國對我來說是閒散與壓抑。

  

做為台北出生、新北長大的孩子,對「南國」的認知是從刻板印象開始的,可能是田,檳榔、椰子,太陽,或是幾個被曬黑的當地人,南北的想像與對立,也往往是在教科書中看到。印象深刻的是,從前碩論研究中國地理觀,文獻中南方邊界是不斷挪移的。最明顯的例子是瘴癘,隨著經濟的開發,瘴癘瀰漫的區域不斷退縮,彷彿是對南方的想像迷霧,在一次次開發中被廓清了,被賦予了新的地理記憶。

  

而一直到研究所畢業,我才真正在南方長住,到嘉義的一間偏鄉小學渡過一年。原本對我來說,「南部」可能只是一種標籤,大約是南部人熱情,南部東西好吃,南部騎車不戴安全帽之類等等。但真正進到南方生活後,發現南方的複雜程度不亞於台北;也許生活步調較緩慢,但也有著各種困境,比如低薪,人口流失,少子化,以及種種新移民婚姻和隔代教養產生的問題。做為台北人,在南方生活的一年,時常有種因異地而產生的舒適與親密感,也不時因為這種親密感而愧疚。南方讓我沉澱,除去喧擾,好像更能形塑自己的樣子,可以沒有負擔地在半小時內往返山區和市區,隨意發散自己沒來由的靈感與同情。但這些舒適的背後,其實有多少結構性的壓迫或偏見呢?

-----

 

美術編輯:昱賢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南國  #九月 #印象南國


九月|關鍵詞:南國|南國的逆襲!◎一尾

 



九月|關鍵詞:南國|南國的逆襲!◎一尾

  

列車向南行駛,陰影

在四方迅速擴散——

收割的日子,我卻向家鄉

追索一片稻田,像風追索

一個記憶中的家園

  

————孫維民〈快車〉

  

  

臺灣古早時代從頂港(tíng-káng)下港(ē-kán)互戰,到了現在三不五時過年過節都要戰一下南北已成網路不褪流行的迷因梗,嗆南部軟爛水煮糯米、北部3D立體油飯、南部騎山豬、南部食物糖加免錢的、北部美食沙漠,在各地鄉民的集體動員下互貼標籤,甚至將這樣的地域觀無限上綱成一種天龍國與非天龍國的相互對峙及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例如:基隆是台灣最北的南部、宜蘭是台北人的後花園、台北以外都是南部、南部搭公車的是癮頭(giàn-thâu),而且在天龍國境內竟然可以細分出天母王城和台北的鄉下社子島的區別。還有,因地方民情不同在島內民眾紛紛響應所引發的各國及城邦獨立運動,使得在台灣誕生了新北高譚市、苗栗國、花蓮王國、南投內地、韓國(幸福城市)、慶記顏市、全糖市、普篩國。顯然所謂的南北對峙隱含的不只是地理空間的差異,更多的是由社會文化與政經地位構築的想像空間。「南方」對於文學而言是個怎樣一個地理空間的存在,則可以衍生到我們九月的主題:「南國」。

  

無獨有偶,在今年高美館「South Plus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展覽與北美館展覽《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裏面提及了「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概念,從單純的地理跨境到社會政治經濟的人文地理環境,全球南方的想像作爲與富庶的北美、歐陸與日韓相互抗衡的世界觀。南方的文化可以怎樣與北方不同,甚至是構成不同的歷史,這是「全球南方」作爲一種世界觀的可能。

  

然而,文學/詩歌如何回應這樣的想像呢?我們這個月不從一個詩選的角度出發,反而從一個關鍵詞來串聯一整個月的子題,就如同一個展覽裡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介和形式來對同一個命題進行表述,在文學裡這非「南國」莫屬。如何想像「南國」?從漢語的古典資源提供了《詩經.周南.漢廣.序》:「文王之道,被於南國」,或是大家熟知的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指涉的是中國的南方,現代有張懸《南國來的孩子》、侯孝賢《南國再見,南國》,「南國」非一定是台灣南部,「南國」是相對的概念,整個台灣也可以視爲南國,或者從台灣向南看的東南亞地區。

     

這個月,我們以方位定錨和大家一起來探詢詩裏南國,同時在每一週的第一天會請各個責編來分享他們心裡的「南國」是什麼?沒時間再繼續解釋了,快上車!老司機帶路。這個月我們一路向南,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分享自己手機裡一張最「南」的迷因或心目中一件最「南」的事!

     

p.s. 

打狗人小編表示:如果有南國美食票選第一名應該是丹丹漢堡!

府城人小編表示:敢按呢?(kám án-ne,方岑式語調上揚)

  

- 

延伸閱讀: 

高美館: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https://www.kmfa.gov.tw/onlinegallery/WebExhibition/ConstructingHistoricalPluralismFromTheKMFAcollecti.htm

北美館: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

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ddlLang=zh-tw&id=675

萬宗綸:全球南方? 另外一種世界觀的可能

https://www.geog-daily.org/corners/1

 

-

 

美術編輯:昱賢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南國 #南國的逆襲 #一尾 #九月 #丹丹漢堡 #敢按呢 #戰南北 #水煮糯米 #3D油飯 #天龍國 #新北高譚市 #苗栗國 #花蓮王國 #南投內地 #慶記顏市#普篩國 #全糖市 #韓國 #幸福城市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故事 ◎ DD

 



故事 ◎ DD

 

召開讀劇大會

一字一句大聲朗讀

天上的雲成排捲曲,排成自由的形狀

他的愛是淡藍色無法洶湧(輕聲、嘆息)

偶然藏在雲後透著光

 

她在午夜三點醒來

翻身墜落兔子洞(不用驚訝狀)

時間滴滴答答直線落下

可她不是愛麗絲

 

場景設在秘密花園

被清晨與落日追逐而喋喋不休的人們哪

在變大與縮小間,貪心徘徊著

找不到合宜尺寸,丈量所謂幸福的比例

 

燈暗(所有人肅靜)

背景音襯著 Bossa Nova

以輕鬆奔放掩飾懸疑和猜忌的不安全感

(一男一女,角落各自獨白後,退下)

我明白明天的明天,總有值得期待

你離去昨天的昨天,背對著背向更遠走去

 

趕不及登上馬車或南瓜車

道具沒準備紅蘋果與玻璃鞋

還好有碗豆的床墊留在舞台中央

(燈漸亮)

 

她從兔子洞回來,睡得正香甜

醒來後她是自己的公主

不必等著誰來拯救

時間滴答落在她身上

她用盆子收攏每寸光陰

凝視鏡子裡的輪廓

不用誰來告訴她誰比較美

劇本標註未完待續,散開著

風吹過昨天、今天和明天

 

--


◎作者簡介:

 

DD,嬸級阿姊,喜歡說話聊天看劇和發懶。數學和方向感不佳,偶爾搞些有的沒的,常偏離世俗成功的軌道,還好還能寫點字,嗯還好。

  

--


◎小編奧特曼豬豬俠賞析 

 

一則故事要如何使人著迷?推理故事我們要求抽絲剝繭句句屬實(儘管柯南裡的黑衣人犯案動機多如綠豆芝麻大小),愛情故事我們要求不畏阻礙悖反常理(真實世界富二代從天而降不免先擔心是詐騙),靈異故事我們要求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偶爾例外好人也要充當替死鬼);在此,一則故事(一齣劇),具備人事時地物的基本法則,也具備童話的異想天開,詩意在合理與不合理之間充滿。

 

畫外音推動故事的開始,別在乎「自由的形狀應該長什麼樣子」,接受這一個故事中「成排捲曲的雲就是自由的樣子」。而「他的愛」藏匿在自由之後,是有意被壓制在次順位的,卻仍因本性的「洶湧」,能夠偶爾發出一些令人注目的光(但依然是不能出頭的)。

 

另一方面,「她」被下達一個有趣的指令:「翻身墜落兔子洞(不用驚訝狀)」說明「她」也只是一個配合搬演的演員,不真的像愛麗絲困陷,且落到另一個旁白設計的秘密花園之中。花園的時間是魔幻的,「被清晨與落日追逐而喋喋不休的人們哪/在變大與縮小間」在這樣的地點、這樣的人物塑造下,他們是「貪心徘徊著」的。

 

燈暗之後,與「他們」不同的「他」與「她」──不隨時間變換而放大縮小的──說出了彼此的獨白,一方嚮往著前方,期待明天的明天;另一方目視著對方與自己相反的方向,各自下臺。有趣的是,下臺之後,這一男一女,這扮演著一男一女的兩位演員,在一個回身之後,仍會在幕後相聚。

 

現實沒有造價不斐的馬車或南瓜車,也沒有一早醒來就有人備妥的蘋果,或美麗玻璃鞋。只有社畜下班回家後一張普通的床(貴一點的可能要分期),去除童話感,生活總是必須的現實。以一句「時間滴答落在她身上」重新呼應第二段「時間滴滴答答直線落下」,頗有靈魂出竅,於早晨降回身體的旅途之感。

 

旁白持續說著話,劇本未完,風吹動劇本的頁面,從頭到尾,從昨天、今天、明天。揮別起初那朵雲後的光,揮別無緣(也幾乎無背景、戲份)的他,生活總是現實的必須。


--


美編: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社區的水泥牆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讀者詩選 #讀者 #DD #故事 #演員 #現實 #童話

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生難字 ◎何貞儀


生難字  ◎何貞儀


我想告訴你

什麼樣的字是簡單的


快樂不是簡單的字

太複雜了

對我而言傷心

才是簡單的字


你陪在我身邊那麼久了

明白吃藥是簡單的字

康復不是

落淚是簡單的字

微笑不是


好起來是陌生的字

而且很難


你花了那麼多錢

時間

還有心思

教我識字


你想簡化快樂

想教我快樂


我開口卻還是

抱歉


--


◎投書作者簡介


何貞儀,21歲,以文學竊生,但作為不高明的小偷,唯一竊到的只有自己的人生,出版過兩詩集一小說,熱愛以電動遊戲換取快樂,沒什麼特別的技能,只盼有天將自己放逐至孤島。


--


◎小編宇翔賞析


與其說我們在學習存活,不如說我們一生都在學習寫字。我們寫下諸多的大詞,卻彷彿從來也不熟悉它們。什麼是成功,什麼是毀滅,什麼是愛什麼是死,這些大而簡單的詞,這些信手拈來的詞,可能都不如一句「抱歉」來得有效,不如「抱歉」來得深刻而絕望,來得更貼近生存的地面。


生難字,既是陌生、艱難的字,也暗示了誕生即苦難的宿命論吧。生命中好多幫助我們的人,好多為我們指認星辰的人,但再怎麼樣,它們都是「他者」。每個人都是一部充滿歧異的字典,對同一個字有著不同定義,不同的定義反映了我們截然不同的人生,和生存的態度。我要如何向你解釋「棉花」這個詞對我的意義,當曾送我一簇棉花的人已經遠遠離開我的生命,而全世界只有我記得接過棉花時,那在指尖消散、奔逝、飛白的一瞬間?沒有辦法,那是我的生難字。


不妨將《新世紀福音戰士》裡救贖的「LCL之海」視為我們人類語言辭海的統一吧。哪天當我們都能理解彼此的生難,當我們都體驗過彼此的生難,當我們不再隔閡,不再試圖簡化字的寫法,或者試圖強制教育他人何謂正確的筆劃──但在這救贖來到之前,我們尚且只能「抱歉」,祈求寬恕,祈求理解,祈求他人不要對我絕望。如果聽者的耳朵夠敏銳,這聲「抱歉」,何嘗不是愛的一種。因為我們仍空出位置,把他者放在心上,我們的歉意是柔軟無邊的溫床。即便我們知道,很大可能,這床最後仍將是空的。


--


美編: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社區的水泥牆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何貞儀 #讀者詩選 #讀者 #生難字 #抱歉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說,五朵玫瑰 ◎冼文光

 



※紀念C與愛情:馬華作家冼文光詩作特輯※

  

說,五朵玫瑰 ◎冼文光

  

我要對你說。

不停地說,說一堆話

說暗瞳孔、誰穿耳膜、

說到月亮的另一邊。說

枝椏間的雲、你溫柔的頭髮、

硬幣上的女皇;不要羞澀

我對你的讚語,真實:

日子中的日子。我還要說,

你曾要求玫瑰,來自荷蘭

或歐洲某個不知名的小鎮。

「真有這種玫瑰?」

我開始就那麼說。說

這裡總有殘缺的古牆

我們在牆下走危險;

你知道,一個吻

一個吻單純印上你唇;

一個吻印上我,單純

的意義即刻變為複雜。

我要對你說。不停,

說一堆潮濕的話,說

五朵玫瑰的培育、

生長與運送。說玫瑰

此時此刻的真正象徵──

我知道,一個吻

恢復到兩片唇的運動,

冰冷、麻木;或暗紫。

我還在說,我還要說,說

園中的玫瑰,無唇片

的五朵玫瑰。在原地

它們將永恆站著,變成

一個不能對你說的遺憾

  

──25-6-2003 紀念C與愛情

 

-- 

 

◎作者簡介

冼文光,馬來西亞籍。

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新詩大獎、南方桂冠獎等。

小說〈縫隙〉獲選入馬華當代小說選 (2004-2012)

著有詩集《以光為食》、《黑光白影》;短篇小說集《柔佛海峽》,長篇小說《情敵》;繪本《CHINA X’PERIENCE》等。

  

--

  

◎投書讀者簡介


蔡牧希,喜愛讀詩寫作的人

  

--


◎投書讀者賞析

冼文光〈說,五朵玫瑰〉以不間斷的絮語,鋪墊成愛情的石子路。「說」,不僅是情話的傾訴,也是自我的剖析與呢喃。「不停地說」,說的是無盡的思念與綿長的愛戀。此般訴說的濃情,由深情款款的眼神出發,穿透戀人的耳膜,直達月亮的彼端----從夜晚到天明,話語及傾訴不曾斷絕。「說 枝椏間的雲、你溫柔的頭髮、 硬幣上的女皇」裡,可見微物之神遍布生活,愛戀在生活的細節裡無所不在,於是讀者也進入了「愛」的氛圍,懸想在枝椏間如雲漂浮,瞬間又消散於日常之中,無所不在。「說」,成了愛戀的五彩碎片,折射出撲朔迷離的種種思緒。


「不要羞澀 我對你的讚語,真實:」呈現戀人欲語還拒的矛盾,雖然希望聽到甜言蜜語,卻仍有羞赧之情,戀人可愛之處亦即在此。


「你曾要求玫瑰」一段,詩題的「玫瑰」終於現身,此愛戀的象徵,搬移到異國之境。在「殘缺的古牆」相映之下,更顯出愛情的純粹與輕盈。愛,輕盈得像一個吻,而雙吻相印,就生了承諾,成為誓言。愛不僅迷人,亦有險境。走在古牆邊境,不知何時傾頹的焦灼,更化為細碎絮語。

此時的言說,更無從停止,狂戀的情感如汪洋漫延。在彼此間洶湧的,不僅是話語,還有更多對未來的想像與揣想。生之喜悅,亦在擴散至微物之上。愛戀的生長期,從一株玫瑰的播種到生長,最後凋謝萎落,細節的循環如此重複的五次。五朵玫瑰,其瓣如指。在說與不說之間,愛情經歷時間的摧折,已然凋謝,從凋謝而至復生,最後花瓣全然離境,在愛情的疆界之外,花園只剩下枝梗佇立。詩人的話語仍然持續著,失去時效的絮語,終於成為一聲嘆息,估絕地向戀人訴說最後一個誓言:「它們將永恆站著」。只是話語能否傳遞至彼方,已不可知。不能訴說的遺憾,也許仍會穿透瞳孔,直達另一個孤身不眠的夜。而愛情,本來就是一廂情願的事。   


--


◎小編謝銘賞析

  

評論者您好,詩畢竟多義,從來沒正解。在此僅以一位讀者的身分,提出看完您文字的感想。若有不切重之處還請別在意筆者一家之言。


您賞析的架構明確。第一段總結詩的調性為「自我的剖析與呢喃」,並點出詩作中關鍵行為「不停地說」,代表了詩人無盡思念的綿長情緒。您又說解詩人的情感衝動,乃是從眼前浮現戀人「瞳孔」開始,逐漸擴及至生活中的「微物」。詩人此等刻意顯露情思端倪的方法,先讓讀者看見了「乘車月台」,引領讀者搭上了敘事線,就此跟隨他喃喃的語言加速。您也觀察到,詩人在篇首即帶讀者進入氛圍。由此可見您對詩作情感和結構都有充分的掌喔。


自下半部分開始,您沿詩句進行而解詩。在貼近詩人文自之餘,亦在尾聲時隱晦加上「旁白」,即「而愛情,本來就是一廂情願的事」的評論,讓讀您文字的人,除了與詩互動,更以此和您本人打了個照面。錦上添花。全詩解讀大致上於處我無歧見。


此外,有兩點僅與您指教。首先,您說「在『殘缺的古牆』相映之下,更顯出愛情的純粹與輕盈。愛,輕盈得像一個吻」--詩人文本以「單純」形容「吻」,延伸至「輕盈」與「殘缺的古牆的厚重時間感」對比無礙,然而「愛,輕盈得像一個吻」或可稍加著墨,或許您原意強調「初愛降臨時的質地為輕盈」,否則若直接將輕盈套用而廣義至「愛」之上,進展稍嫌快速。又「冼文光〈說,五朵玫瑰〉以不間斷的絮語,鋪墊成愛情的石子路」開頭之譬喻筆者無法完全明白「愛情的石子路」之「石子路」在譬喻上的內涵,若多加一兩筆可能更加完整地傳達。

  

僅此 謝銘敬筆


--


美編: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社區的水泥牆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冼文光 #讀者賞析 #讀者 #馬華作家 #愛情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深色面紗下 ◎安娜‧阿赫瑪托娃


 深色面紗下 ◎安娜‧阿赫瑪托娃(蕭宇翔譯)

 

深色面紗下,我雙手緊握

「是什麼讓你今天如此憔悴?」

――是我苦澀的憂愁

灌得他酩酊大醉。

 

我如何遺忘?他離開時的踉蹌

他的嘴角歪斜、淒涼……

沒扶欄杆,我衝下階梯

在大門口追到他

 

哽咽地喊:「只是玩笑!

剛剛的一切。你再走,我就死。」

他僅僅是微笑,慘淡地

對我說:「別站在風口。」


--


◎作者簡介


作者安娜‧阿赫瑪托娃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1889-1966)為蘇聯人,與普希金齊名,曾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分別出版詩集《黃昏》、《念珠》、《群飛的白鳥》等,

另有組詩《安魂曲》、《北方哀歌》等作。另外於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該年定為「阿赫馬托娃年」。

 

--


◎譯者簡介:

蕭宇翔,生於1999,東華華文。喜歡坂本龍一、楊牧、布羅茨基。

曾獲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中興湖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


--


◎投書讀者介紹


鄭守志。二○○一年生於新竹,現就讀臺中教育大學。曾獲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獎。在網路上以筆名「霧迴」經營粉絲專頁。半個詩人,半個小說家。喜歡在寫作時,看著時光成群飛遠。

  

--


◎投書讀者賞析:


  〈深色面紗下〉像是由三個短暫的段落拼組而成的,畫面感強烈,且餘韻深長的一齣戲劇。沒有過多抽象的描述,卻用這些具體的意象,表現出兩人形而上的拉扯。


  題目與全詩的起手式都是「深色面紗下」,其暗色調所引發的心理感受,以及面紗的隱藏意味,成為一個極其具體也重要的暗喻:以憂鬱、悲傷的外殼偽裝自己,只為達到某種隱而不宣的目的。詩中的敘事者雖然問著「是什麼讓你今天如此憔悴?」卻也清楚,自己所表現出的哀愁,正是令「他」消沉的主因。而「灌」這個動詞,也表示敘事者是刻意,以自己的方式,將自己的情緒施加與「他」身上。即使如此,仍能從敘事者緊握的雙手中,看出其焦慮與不安。


  第二段的畫面快速跳轉,兩人的對談似乎在不愉快中告終。「他」或許看穿了敘事者展演的情緒之下,所包藏的目的。即使如此,「他」並無責怪,對此的反應僅僅是以悲慘、痛苦的狀態離開。與敘事者衝下階梯的畫面形成對比,然而兩個畫面因同等強烈的悲傷,疊合在一起,成為詮釋劇烈傷感的場景。


  最末段,敘事者悲傷地想將「他」喊回,甚至不惜以死相迫。這一幕同時揭開,深藏於深色面紗下的目的:將情緒施加於「他」之上,所想要達到的目的,僅僅只是為了想將「他」留下。然而,此時的「他」已經沒有足夠的心力,為了敘事者而留下了。最後的一句「別站在風口」則能夠有各種可能的解讀。那是最後殘留的溫柔叮嚀嗎?(風口代表危險之處?)又或者是期待敘事者能夠真誠?(風口處的風會使話語模糊?)


  無論答案如何,詩都已經結束了。而直到整首詩告終,深色面紗都不見被取下。彷彿一直到了最後,敘事者依然無法不利用自己的情緒展演,試著將「他」留下。這首詩或許是個關於愛的故事(無論是何種形貌的愛),只是在錯誤的方法下,無論兩人的愛有無交集,都在勒索與掙脫的對峙之下,終究拉扯至分裂的結局。

  

--


◎小編葉箏賞析

  

  整篇賞析觀察到位,在字句分析上能夠抓住詩的意念。鄭在內文首段時提到,「深色面紗下」作為題目以及破題,這可能是個憂鬱、悲傷的偽裝隱喻。我認為除了偽裝之外,還有可能有其他詮釋方向,如:這道紗是團霧,模糊了臉的輪廓,模糊了表情,但將情緒以顏色顯像再加以放大的效果,使得情緒成為一團暗色的霧,雙手緊握再加以強化、立體。因此這既是偽裝,又可說不是偽裝,僅是作為一種氣氛與情緒的效果,並非真正的面紗。


  在末句「他僅僅是微笑,慘淡地 ∕ 對我說:『別站在風口。』」,此處的深色面紗狀態又是如何呢?若是真的面紗,但這道風難道不會把面紗吹開,露出「我」的臉嗎?「他」的提醒是否是因看見我的臉,真心提出最後的建議,並以此道別;又或者因「他」的離去,「我」那如深色面紗覆蓋的臉孔,終於浮出,顯現出真正的情緒?

換言之,我認為此處的深色面紗若有似無,早因被前一句的「你再走,我就死。」而褪下,兩人真心相見的拉扯,換來真心的離別。


  除了字句之外,個人認為阿赫瑪托娃的視角轉換功力非常細膩,詩首段先專注在面孔,再向內部探索,後將自身掏出灌對方一場大醉;次段專注在內部情緒再往動作釋放;末段以對話作結,情緒收放與內外視角轉換融合,因而形成賞析末段所提及的拉扯及分裂感。


--


美編: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社區的水泥牆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讀者賞析 #讀者 #安娜阿赫瑪托娃 #情緒 #偽裝 #憂鬱 

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到那時屋裡將無人 ◎帕斯捷爾納克


到那時屋裡將無人 ◎帕斯捷爾納克(蕭宇翔譯)

 

到那時屋裡將無人

留守黃昏。全然的孤寂

已掀開冬日

這遲未拉展的窗幕

 

只有一簇簇潮濕、雪白的

閃光,由疾風推送而來

只有屋頂和雪以及──此外

屋頂和雪──再無其他

 

而霜,再次,將陰刻這窗

並再一次,它們將復刻

過往冬季的焦慮

一整年的憂傷

 

而罪惡感,由於未被諒解

將帶來永凍的刺寒

而木頭將引起火的飢餓

於窗格豎映十字架

 

突然間,苦惱和不安間

簾幕開始了顫抖

我掂量著腳步中的寂靜

你──如未來,走進屋裡

 

出現在門口,你身邊

白雪正撲動無瑕

這漫天的棉花

正片片織就你的衣裳

 

--


◎作者簡介

 

  帕斯捷爾納克,生於1890年,卒於1960年,是俄羅斯重要詩人、作家、翻譯家,於195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肯定,但因各種外在壓力,最終拒領文學獎。代表作有詩集《雲中的雙子星座》、《越過壁壘》、《第二次誕生》等,最有名的則是小說《齊瓦哥醫生》,也翻譯有莎士比亞、歌德、和席勒的經典作品。


--


◎譯者簡介

蕭宇翔,生於1999,東華華文。喜歡坂本龍一、楊牧、布羅茨基。

曾獲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中興湖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

 

--


◎投書讀者賞析

 

  在絕對孤獨的時刻,是否能夠以幾乎不可能的,想像的視野,看盡生命餘下的一點時光,直見自己的死亡?

 

  〈到那時屋裡將無人〉像是獨自臨窗進行的,一場安靜、透徹的死亡想像。詩的前部已經營造出預見的離去,以及其所帶來的,種種孤寂的景象。如第一段所寫「到那時屋裡將無人/留守黃昏」。此後才終於從「一個人的孤寂」,成為了「沒有人的孤寂」。那或許,才是詩中所說的全然的孤寂。至第二段,除了徹底揭開冬季的冷,也透過不斷重複的意象(屋頂與雪)強調場景的單調。


  第三段由霜刻上窗口的畫面開始,暗示了幾不可見的傷感。也在後二句,給出此詩的另一條線索:冬季並不平穩,而是帶著悲傷與焦慮的季節。於第四段,詩中以「罪惡感」及「永凍」,及象徵贖罪的「十字架」意象,對冬季的哀傷基調給出提示:冬季同時也隱含了一些懸置著、干擾著,卻已經無法彌補的過錯。


  這些罣礙之事,在在使得近在眼前的死亡,無可避免地,成為一件無法安穩的事(第五段)。而在幾乎要被不安給吞噬時,有誰極其靜謐地走進,這由孤寂與苦悶的意象所打造出的房中。


  走進屋裡的「你」彷彿未來。事實上,未來僅剩的也不過是死亡,然而「你」出現時所帶來的明亮基調,似乎暗示著未來還有更多的,尚看不見盡頭的時間存在。同時,也為這置身於昏暗色調中的屋舍,帶來等待已久的冬季(扣回第一段末尾「已掀開冬日/這遲未拉展的窗幕」)至於撲動的雪如棉花,織就「你」的衣裳,也使得「你」在視覺上,產生一種近於天使的形象。那或許不僅是死亡的迎接,也代表了一切終於被放下的、安穩的告終。


  而在整首詩完成之際,死亡的景象也得以完整,也就抵達了題目,以及全詩的首句「到時候屋裡將無人」的意象。除了詩意的精巧營造之外,也帶來一種沒有終點的永生感。也許這樣沒有止盡的時間,正也是這首詩使讀者們見證的,名為死亡的永恆。

 

--


◎投書讀者介紹

 

鄭守志。二○○一年生於新竹,現就讀臺中教育大學。曾獲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獎。在網路上以筆名「霧迴」經營粉絲專頁。半個詩人,半個小說家。喜歡在寫作時,看著時光成群飛遠。

 

--


◎小編夏宴久賞析

 

  這篇賞析精準地抓住了這首詩壓抑的氛圍,以死亡為角度詮釋了詩作,我尤其喜歡對「孤寂」與「無止盡」兩點的掌握,密合了這首精巧的詩帶給讀者的感覺。

 

  本詩收錄於詩集《第二次誕生》,寫於1931年,是一首能容納許多解釋想像的作品,如投書讀者從中看見了對死亡的想像,也有人在其中感受到情詩的韻味,而我則聯想到隨後俄國1930年代的「大清洗」。這首詩的苦惱與沉悶感、未被諒解的罪惡感,以及未曾散去的不安感,都讓我想到過去俄國政治的恐怖時代,那威脅著許多作家的巨大身影。

 

  因此,我也被賞析中解析離去、看不見盡頭等想法所觸動,談到詩在完成也呈現了「到時屋裡將無人」的圖景,以及詩中的不安、投書讀者從中看見的死亡想像,都讓我彷彿更深的感覺到詩人敏感的心靈,這是我對這首詩的另一種想像,而我想,雋永的詩就像寶石,用如何的光照,都能煥發美麗的神采。


--


美編: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社區的水泥牆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讀者賞析 #讀者 #帕斯捷爾納克 #孤寂 #死亡

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

讀者間的言葉 ◎蕭宇翔



讀者間的言葉 ◎蕭宇翔

這次我們收集了數篇來稿的賞析,小編們將針對被賞析的詩作,與來稿者進行一場簡短的對話與回饋。每首詩都是奇異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逕自萌芽擴長成不同的植被,不妨將八月的最後一星期,視為一塊土地。我們在這裡躺下成為平原,交換彼此的言葉。

--

美編: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社區的水泥牆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讀者賞析 #粉絲 #蕭宇翔 #帕斯捷爾納克 #安娜阿赫瑪托娃 #何貞儀 #林婉瑜 #冼文光

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弄蛇術〉 ◎無花

 

〈弄蛇術〉 ◎無花

  ——描摹彼此生命中一帖響尾的圖騰

 

父親的晚年是寄生病床的蛇

日子蜷縮在墓穴前

反覆忖度身上淡去的

柔軟的蛇印

 

兀自吹響黃昏的竹笛

一捲一捲吹開老厝棚架上攀爬的錦屏藤

他蛇過我童年的遊樂場

手指舞弄音符。更多時候我僅是一條

竹簍內聽從指令的毒腺

強行剝去身上透明的鱗片

不時提醒光滑膚質下

時光悄悄收割彼此致命的毒液

 

父親攀纏我逐漸成熟的性別

冷血的眼色作出廣角度的開合

以龜裂視力

蠻鞭細小及較為易碎的骨骼

我們無時蛇行對方的肉體

無刻盤糾對峙的手勢

直至失去四肢退化了感官

我終究長成比父親身型更為龐大的獵物

讓他無法全面吞食我多元的未來

不再畏懼他吐信;揚起的脖子

無足的攻襲

 

父親的晚年更像空心的牙

被剔除毒囊,剩下黧脆的外殼

我們卵生的關係已停止被孵化

不再為彼此蛻皮

偶爾我也想從他身上的洞

鑽入童年,鑽回他體內窄長且溫熱的巢

取回竹簍內

時光沒收的彩色玻璃彈珠

 

父親消失的身體遺下一抹蛇影

當我面向太陽的時候蛇隨身後

偶爾夢中朝遠行的黃昏揮手

謝別歲月皺皺的蛇皮 


-

◎作者簡介

 

無花。大馬人,遊居於新山與新加坡。詩作散見於馬新各大報刊,著有詩集《背光》。詩啊!不過是從作者的五官端正到讀者的面目全非,跳過中間的精煉過程。

 

-

◎小編 Y 賞析

 

在許多詩歌與文學中,對父親形象的勾勒常常分為兩種:一種形塑是默默而憔悴的失語者,另一種則是以巨大且沈重的姿態傾軋在敘事者的生命當中(更甚是以暴力的、混亂的姿態現身)作者無花在這首詩中,以極精巧且少見的意象去鋪陳父的「晚年是寄生病床的蛇」,在多數漢人的想像中,對蛇的想像常常帶有濕黏、狡猾、甚至充滿慾望的陰性符碼。但詩人在這首詩中有非常有趣的扣連,例如在首段中將老父的老人斑比喻為「柔軟的蛇印」。父親像蛇,也像弄蛇人。以術之名的召喚遠不只是親情的角力,更是一種相依的雙生關係。



從第二段開始,讀者能隱約感受出詩中的畫面調度有了更緊迫的節奏,也能從敘事者與父的互動之間,體現某種幽微的控制慾,像幻術,像詩,更像親情:「他蛇過我童年的遊樂場/手指舞弄音符。更多時候我僅是一條/竹簍內聽從指令的毒腺」在傳統弄蛇術的街頭表演中,表演者會對著原本放在竹簍裡的蛇類吹奏管樂樂器,蛇就會從竹簍中探出頭來,做出各種擺弄身姿的動作,但蛇並不會攻擊耍蛇人,像是被催眠了一樣。不過真只是表面上的催眠這麼單純的事嗎?我們真正從彼此身上掠取的,也許遠比想像得更多。(另外,如果可以的話,小編私心認為今年描寫親情對峙與掙扎的起伏,其中最好的詩句描寫大概能夠頒給:「時光悄悄收割彼此致命的毒液」了。)

 

此外,這首詩有個很有趣的副標「描摹彼此生命中一帖響尾的圖騰」,某種程度上,它也是一種對肉身的反覆刻寫。詩人在此召喚了大量人身/蛇身的意象與姿態去形塑出兩人之間糾纏難解的關係:「以龜裂視力/蠻鞭細小及較為易碎的骨骼/我們無時蛇行對方的肉體/無刻盤糾對峙的手勢」危險程度似乎不亞於性。而最終敘事者「終究長成了比父親身型更龐大的獵物」在動物界中,狩獵與被狩獵的位置常常取決於生物的體型大小,但放回詩的脈絡,敘事者並不為了復仇與狩獵,僅只是希望「不被全面吞食」而已。——但在某些時刻,抵禦並不是最終極的手段,我們終究在那些千迴百轉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想過這樣的事:「偶爾我也想從他身上的洞鑽入童年,鑽回他體內窄長且溫熱的巢/取回竹簍內/時光沒收的彩色玻璃彈珠」那似乎是一種最終極的懷想了。我們渴望回到最初始的狀態,然後必須讓自己去相信,那個地方是遺留過甜美夢境的。

 

時光當然沒有再將彩色玻璃彈珠還返,卻悄悄地弄皺了蛇(人)皮,並且清空了所有秘語的可能性:「父親的晚年更像空心的牙/被剔除毒囊,剩下黧脆的外殼/我們卵生的關係已停止被孵化/不再為彼此蛻皮」我們才終於驚覺,遑論召喚與現形,就最原始的傷害,其實也許都做不到了。蛇(人)影淺淺降下,於是句末詩人寫道:「偶爾夢中朝遠行的黃昏揮手謝別/歲月皺皺的蛇皮」這大概也是我們僅有的咒語。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無花 #弄蛇術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玫瑰與血 ◎Antonio Antonio

 

 

玫瑰與血 ◎Antonio Antonio

 

1.

魔術師從手帕裡變出一朵玫瑰

這個遊戲裏的血和愛都讓你不舒服

賭輸的撲克牌能否贏回來

穿著性感的女荷官正催你下注

周遭陌生臉孔,陷入流沙

你驚悚,瀰漫未曾有過的恐慌

你想去附近墳墓獻花 

 

魔術師還有一頂黑色大禮帽

你會在哪裡被擊倒?

誰的臉又會從彈簧沙門後探出頭來

説:把車子直接撞在電線桿上真該死

真該死,魔術師從手帕裡變出一朵玫瑰花

 

2.

明天你必需到庭上呈訴,馬車在街上狂奔,散落的金錢究竟都到哪裡去了。

蘇格蘭場的警桿一捧打在肩上

沒學會逃脫大師的技法

你在自己的馬戲裡翻滾

這城市醒來太早

這城市睡著太晚

 

牆壁塗鴉裡畫的騎馬軍官掏出短銃

轉身瞄準地道另一端,擊斃

流浪漢遺留的藏身睡具。

 

西敏寺響起一唱一答的詩班:

那最深的惡是你的旨意嗎?

 

3.

遠處燈塔上傳來的亮光像封信

沒有方向蠕動著看不懂的字句

綠色甲蟲在糞土中尋找重生,爬過

死亡的白鴿

蝴蝶停在骷髏頭上,陽光漲開紅點粉翅

 

你張開雙手蒼白得像隻未蛻化的蛾

夢的深層是貪婪的父親和虛榮鬱躁的母親

 

他們必定疏散了整個樓層的客人

理由是水管漏水或空調故障之類

旅館主事領著檢察官進來

說:真悲哀呀,這樣死去

 

真悲哀,魔術師從手帕裡變出一朵玫瑰花

 

-

◎作者簡介

 

Antonio Antonio,本名黃重佑。半退休牙醫師,老人,兒女獨立後突然想寫詩;本只想淺嚐即止的時間之書,不料卻一飲而盡,用湖水沾筆的,洛陽橋醉臥不第書生。

 

-

◎小編宇軒賞析

 

小編在讀這首詩時,不得不佩服詩人憑空建構出調性如此統一、令人神往的世界觀。

 

詩行間的邏輯非常跳躍,卻又能夠接續並開啟更多可能,所以需要不斷不斷地反覆咀嚼。以「魔術師還有一頂黑色大禮帽/你會在哪裡被擊倒?」為例,魔術師本是給出觀眾驚喜的,為何會「擊倒自己」?若單讀這兩句,即可以發現詩人給予了讀者非常有趣的解讀空間;在解讀之外,不顯刻意的押韻與詞彙迴返複沓的音樂性,是全詩異國情調之外的亮點,在形式與內容結合的完整度上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在「牆壁塗鴉裡畫的騎馬軍官掏出短銃/轉身瞄準地道另一端,擊斃/流浪漢遺留的藏身睡具。」一節中,詩人透過超現實的狂想嫻熟而精準地表現出巨大的張力,短短三行即呈現出艾德.席恩提出之文化三層次的衝突:器物(短銃與睡具)、制度(軍官階級與底層流浪漢)與理念(攸關生死的擊斃與放棄的遺留),同時營造出文字背後寬廣的時間與空間,非常精彩。

 

全詩以三組組詩的形式呈現,既可以分開閱讀,也能夠延續情境,間接寫出了人與人互動的微妙關係。詩人以人滿為患的城市作為貫串全詩的場景,其中所發生的種種故事就像是一場場牌局,我們將人生攤在彼此眼中下注——不到最後一刻,誰也無法知道這次的賭局是「交出」還是「交換」。

 

當魔術開始,魔術師從手帕裡變出了一朵玫瑰花。他也只能變出玫瑰花,好像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期待的了。詩中的心境情緒大多不直述,而是由動作或想法來進行象徵的連結,比如「你想去附近墳墓獻花」、「你在自己的馬戲團翻滾」,讀者因而能夠從一層層的解讀中,拆解出背後更深層的意涵。

 

三組詩的結尾皆收束得宜,不會因為魔幻而廣大的想像而拉不回來,在詩行的書寫上也非常率真,不會因為詞藻而影響搭建出的情節。究竟詩中的「賭」還能夠驚心動魄至什麼地步?詩中的悲哀能夠多麼深刻?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解讀!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玫瑰 #血 #Antonio_Antonio #讀者詩選

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打分 ◎梁海彬

 

打分 ◎梁海彬

 
我不忍心給孩子打叉
他們教我的遠比我能教他們的
更多更多
  
他們用眼神開示我
用微笑點悟我
  
他們的出人意表 只是保留了自由的靈魂
他們的刁鑽為難 只是保留了生命的熱感
他們不是故意推翻顛覆
只是保留了探索的基本
權利
  
他們會說謊 但他們會因此而落淚
他們互相毆打 但他們用同樣的手救出溺水的甲蟲
他們的畫筆不會出現同樣的世界
他們是初次到訪的異鄉人
永遠閃爍的雙眸 倒映出我沈濁的雙目
  
我們給孩子們出考題
我們拿著一套標準答案在考場前面徘徊
我拿著答卷握著紅筆在冒汗的手心裡
準備給他們打分
  
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在考卷上作答
作出了一個個詩一般的答案
孩子們又在人生的選擇題填上選項以外的回覆
如夢似幻 
又真誠又美好
我握著紅筆的手在微微顫抖
 
孩子們還不甘心
僅僅為我們作答呢!
他們蹦跳著
向我們發問
 
一朵雲能浮沈多少做夢的魚兒?
一座城能消費多少純真的花朵?
一弧月能勾起多少黑熊的愁思?
一顆心能承載多少悲傷的兔子?
 
孩子們的笑聲響起
笑聲像一隻只白色的小羊
叮叮噹噹地划過無邊的草原
 
一湖池怎麼留住魚竿的 堅定不移?
一竄珠怎麼兜住阿嬤的 層層掛念?
一束光怎麼輕撫樹葉的 斑斑駁駁?
一盞燈怎麼包容 燭火的真心告白?
  
不遠處 一隻紅筆在我的
頭頂上盤旋
等待我落筆
  
我身上是別人給我 打叉 打勾 打分的烙印
孩子們無視那些傷疤 
他們牽起我的手 
一起
往遠處迷霧的森林奔去
 
 
(刊登於《联合早報.文藝城》)
 
-
 
◎作者簡介
 
梁海彬,1985年生,新加坡人。他是文字工作者、也是劇場工作者。寫小說、散文、詩歌、劇評,創作早已是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他著有散文集《房間絮語》,文字創作記錄在:
http://thethoughtspavilion.wordpress.com
 
-
 
◎小編柄富賞析
 
詩是一種反轉的藝術:當我們以為孩子不懂事,且很有可能這麼繼續以為下去,當我們一再看見他們貪玩、打架、說謊,以一個學生的姿態犯錯;我們慣性地把自己想成老師,你看,我們擁有這麼多正確答案,我們從不無理取鬧,我們永遠可以取得高分,因為一張張發給孩子寫的考卷,我們是出題目的人。詩人想到、詩人願意,讓自己成為學生,身為所謂大人,我們擁有的或許只是喪失了自由的無趣,守著秩序的殘忍,而孩子們,會是這樣的我們的老師。
 
這首詩的作法開門見山,卻不簡單,仰賴於詩人的柔軟與善感。首段破題自己替孩子「打分」的不忍,因為詩人看見孩子能教會自己的,遠遠比自己能教他們的更多。這種不忍彌足珍貴,固然有一種身為大人的「偶像包袱」在,卻為後兩句的破題對比了更低姿態的謙虛。說謙虛也好傲慢的感覺,但只有願意與孩子等高,看見他們眼裡的世界;並再回到一位經驗所成就的大人眼中,才能寫出這些作為的珍貴可愛(因為小孩子可能根本不覺得這些有什麼)。這種姿態的調整,高低視角的切換,我們是打分的人也是被打分的人,便成為了這首詩的內在動力而且源源不絕。
 
結構上,有許多句子相當亮眼,第四段整段真的是閃閃發光,而且天然 。我相信現代詩的原型就是這類自然且精神的句子,如礦石的心臟不必仰賴加工,就讓路過的人看見了感覺幸福,與幸運。另外一些段落則是支撐情節轉折的功能性句子,如倒數第二段,即使不美也相當深刻。更有兼之感性與功能性兩者的佳句:第七段的「孩子們還不甘心/僅僅為我們作答呢!」翻轉了他們的笨拙與固執,且為他們的好奇給出了新的解釋,讓詩繼續往下走。
 
若要建議這首詩還有能夠修改的地方,有些排比,譬如倒數第三段的句子稍顯多餘厚重,略去或者再精簡,應當也不會影響這首詩的好。末兩段詩人寫出了作為一個大人,都曾經是被重重打勾打叉而來的孩子,孩子們卻不在意我們的重重傷痕,只一心想帶我們往更神祕、更好玩的地方去玩耍。這個結尾是虛,卻也充滿了延展性,願不願意接收這場探險遊戲的邀約呢,各位阿姨叔叔。
 
賞析寫到這裡突然有個感想,一首好詩原來可以讓賞析變得很多餘。這首好詩推薦給你們。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打分 #梁海彬 #孩子 #大人 #標準 #自由

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時間問題 ◎羅聖閔

時間問題 ◎羅聖閔

 

「時間會解決所有問題的。」虛無的空間中有聲音說。

 

時間在窗戶的影子棲息著的床上醒來

昨晚他又夢見了自己誕生時的那場滅絕

用無知的雙手把靜止的流星

連著軌跡如樹枝般折斷

之後時間在空間中便有了肢體

 

時間在浴室裡沖澡

熱水從他焦黑的身體逼出焦黑的蒸氣

凝在鏡子上就像柏油

時間穿好衣服準備出門

他從空間走向另一個空間

一切動作對他來說都像是在慢速播放

就像特務電影中都有的那個

善於解決問題的人

時間走過空間只需要踏過一點點的時間

燃燒的營火偶爾會點燃不相關的枝條

 

但虛空的想像被卡車車輪噴濺起的柏油塊擊中

它飛了好久好久才又擊中時間

在時間的皮膚上又停了好久好久

最後被吸收進去

時間哭了好久好久

因為淚水脫離自己身體之後就進到了純粹的空間

只能緩緩地流

順著體表流到地上變成一條小河

偶爾有人會像是溯溪一樣探尋河的上游

但他們的動作仍太慢了

「河水最後一定會找到出海口。」他們最後說,然後帶著湖泊離去。

 

日子像災難一般被延長

時間騎著125cc的機車但從不待轉

即使他有的是時間可以浪費

卻仍感到焦躁

夏天的陽光熱辣辣的照在身上

空氣卻只能緩緩流動不能成風

傍晚回到家

時間翻著村上春樹的《舞、舞、舞》

情節依舊跑得太慢

始終只能看到弓佳被羊男房間牆壁吸進去

最絕望的那一段

時間蹲在陽台

抽了一支好長好長的菸

菸味慢慢的飄散

 

他把菸蒂往樓下的街道扔

「時間會解決所有問題的。」他肯定要對房東這麼說。

他睡覺時弓佳悄悄打開上鎖的房門溜了進來

但動作依然太慢了

來不及等到美好的結局

房裡的所有鏡子又映照著從虛空中浮上的黎明

熟悉的臉又重新開始羅織欺騙的言語

在沒有別人的日子裡反覆訴說

 

-

◎作者簡介

 

羅聖閔,1999年生,清大工科系。

 

-

◎小編宇軒賞析

 

「時間」和「空間」不是已經被寫到爛了嗎?好多好多問題等著我們解決。正因為時間與空間無處不在,所以在現代詩這個文類中,要能夠寫得獨樹一格是非常困難的;之所以選擇這首詩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在一片投稿中,詩人非常明確地呈現出了詩中時間角色的形象與特色。

 

「時間會解決所有問題的」詩人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開場,順勢將和時間對立的「空間」帶入。生活就是如此,問題就在那裡了而無法忽略,你卻只會安慰自己「時間」會解決問題,有夠不負責任——問題放久了只會變成舊舊的問題,並不會被誰解決好嗎別傻了。

 

在詩的第二節,「時間」這個角色以「醒來」的動作瞬間擬人化,在後續的發展中也變成一個性格非常鮮明的角色。這下可好了,突然出現的時間就這麼必須解決所有的問題,有夠可憐。詩人透過情節的推進,形成平凡卻具戲劇性的張力:「日子像災難一般被延長/時間騎著125cc的機車但從不待轉」雖然「時間」在詩中非常急於努力去完成什麼,但在主宰時間的大環境下,卻呈現出一種非常「緩慢」、「來不及」的狀態。

 

時間不斷地「從空間走向另一個空間」,離開原處前往某個地方,但卻永遠永遠無法抵達,一切只因為抽象的時間還在走,而自己永遠比時間慢一步:在床上醒來、沖澡、騎機車……種種的行為平易近人,這不正是我們的日常嗎?詩人抓住這點進行發揮,並且配合抽象與具體的兩個「時間」進行哲理的思辯。

 

詩的最後,讀到這裡的你終於發現被騙了吧哈哈,描寫「時間」一切的生活都是幌子,這根本是在寫你自己。「時間會解決所有問題的」這句話第二次出現,是從時間自己的口中說出來,在詩人營造出「煩躁」的情境之下顯得無力而淒涼,好像做什麼都是徒勞。

 

好累。乾脆什麼都不要做了,時間根本不會解決問題,因為「時間就是問題本身」。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讀者詩選 #羅聖閔 #時間 #問題 #時間會解決所有問題的

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

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原諒我們的海灘無人能夠真正抵達 ◎王信益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詩聲字】

 

原諒我們的海灘無人能夠真正抵達 ◎王信益

  

走無人的夜路

你撿拾路面

殘碎的月光

替枯朽的老樹裝飾

明亮的孤獨

  

顫抖的樹葉

都還醒著

星光靠你更近

掌紋裡的傷痕

把夜空擦得更亮

  

從前寫下的詩

是一場無歇的雨

你安靜如巷口的野貓

隱匿於時間的殘瓦

看憂傷如何在明媚的早晨

枯瘦成一根將熄的菸

  

原諒我們都忘了帶傘

原諒我們的傘只能是

憂傷與星光黏合而成的

原諒我們的海灘

沒有人能夠真正地抵達

  

-

◎作者簡介

 

王信益,1998年元旦生,高雄人。現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系碩士班創作組。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高雄青年文學獎、台灣文學營創作獎、風球年度詩人獎等等。詩作選入《2019臺灣詩選》、收錄於南一高中國文測驗卷。2019年秋天,出版詩集《反覆練習末日》(秀威)。作品主要發表於IG:rain_candy_poem(雨季裡的糖果 / 王信益)

  

-

◎「詩.聲.字」特約撰稿人 牧希賞析

 

人生總有無以為繼的時刻。王信益〈原諒我們的海灘無人能夠真正抵達〉以退後的姿態,抵達了懺情的彼端。

  

當「原諒」一出口,懺情在茫茫的夜色裡即然成篇。回首過往,那人已不在燈火闌珊處,只有月光照亮寂寞,已然枯朽的自身已一無所有,這是懺情開篇「最明亮的孤獨」。

  

說是「無人」的夜晚,但往事歷歷,思緒百端,魅影幢幢,讓人不得安息,不禁一再回想:「如果當初……」。然而每一場波折若有轉圜的餘地,都只能在夢裡。是以詩人無眠而與夜空對視,這種鏡像般的凝望,除了照見自身,也許有更多的無奈與曲折。「詩」是心裡的祕密,那時候寫下的詩,還有彼此的溫存,而今都是無情的逼視,因為已然情隨事遷。那時纏綿的詩,已是嚴厲的控訴。以為能遮風避雨的屋瓦,瞬間裂成時間的碎片,成為往事的殘垣斷壁。情感無以休止,仍如斯如雨,傾瀉而下,無以收拾,在天明之際,人身卻益形枯瘦,因無力承擔更多的可能。

  

「原諒我們都忘了帶傘」,是承認軟弱之後,正面迎擊無數的悔恨。當懊悔如雨,打翻夜色,即是有傘,仍無力抵擋滂沱大雨。

  

詩篇末句「原諒我們的海灘,沒有人能夠真正地抵達」,或許才能真正讓懺情止步,其實我們的雙手都握不緊未來,除了自己的掌紋。諸般情事的波折之後,也許該尋回的是自己的面貌。唯有自己先抵達海灘,才能領路,和誰一起徜徉海灘,共享星光。

  

徐嘉瑩〈言不由衷〉一曲唱道:

「願我永遠善良

 願我真愛上一個人 某個人 那個人

 是不慌不忙 是心之所向

 願逝去的愛能 原諒我們」

  

也許「原諒」是一個方向,在夜雨茫茫的荒涼裡,指向心中的那片海灘。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聲字 #原諒我們的海灘無人能夠真正抵達 #王信益

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原創曲目》專輯重磅登場💿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原創曲目》專輯重磅登場💿

 

每詩創辦六年,首次開放詩作投稿的狀況如何呢?本次為期一週的活動共收到 #三百多份稿件,投稿中除了台灣,還有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創作者一同參與,其中不乏許多已出版作品的知名詩人投稿以及大型文學獎得獎作品。

 

在投稿截止後,寫手們必須在兩天的時間內仔細閱讀完並選出詩作,這種接近文學獎評審式(但沒有錢嗚嗚嗚)的「選稿」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當然,對各自擁有不同生活背景的每位投稿者來說,「寫作」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夠在現代詩這條路上持續耕耘、發光的人更是極少數。身為擁有一點影響力的文學團體,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期許大眾能透過這次活動中我們的引介,進而瞭解更多創作者與詩的美好。

 

本次投稿中有很多獨具特色的作品,但由於能夠呈現的篇幅有限,寫手們在審視所有稿件、經過萬分掙扎與割捨後,各自挑選了在賞析中較能發揮的詩作,同時傾向選取我們 #沒有介紹過 且對讀者來說相對陌生的創作者,以期共同將文學推向更具發展性的方向。綜合以上因素所形成的標準,沒有被選擇的作品並非絕對就是代表「不好」,在此也向所有的投稿者致謝與致敬。

 

本次投稿活動共嚴選出六篇詩作搭配寫手們的專文賞析。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吧!

 

-

責任編輯:林宇軒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讀者詩選 #王信益 #驚雷 #羅聖閔 #梁海彬 #Antonio_Antonio #無花

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水有時候不覺得自己存在 ◎#宇路



水有時候不覺得自己存在 ◎#宇路

 

魚缸裡的每一顆玻璃珠都是特別的。

她們閃閃發亮,擁有各種顏色,

她們驕傲地說:「只有我是美麗的。」

 

魚缸裡的水草愛著玻璃珠

可是他們是水草。

他們什麼都不是。

 

只有金魚游著,正在思考

三分鐘前牠愛的人是什麼模樣。

 

--

 

◎作者簡介

宇路,本名郭申睿。

高雄人。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研究所創作組。

貓的眼睛是比宇宙還要神秘深邃的世界。

本詩出自《星系明體》:https://lihi1.cc/p4K6n

 

--

 

◎填空活動

 

🔲🔲裡的🔲🔲愛著🔲🔲

可是他們是🔲🔲。

他們什麼都不是。

 

本周是填空詩選,上面的空格你覺得適合填上什麼呢?

 

--

 

◎全糖填空賞析

 

整首詩作以比喻愛情中的人際關係,總共分成四個角色,而詩人將這四個角色做了很有趣的安排,無機物的「玻璃珠」對愛情充滿自信,植物的「水草」在愛情中屈膝,而動物的「金魚」則迷惘於記憶,在詩中,越趨近生物的角色,就越為愛所迷惑。

 

而挖空處的原句:

魚缸裡的水草愛著玻璃珠

可是他們是水草。

他們什麼都不是。

 

他們既然是「水草」,又怎麼會「什麼都不是」呢?

看似矛盾的語句,其實暗藏詩人對情愛人際關係細微的觀察,整句的語義其實可以擴充成:

 

他們是水草,他們(在愛情中)什麼也不是。

 

在填空有時不只在語句上,更在詩意之中。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宇路 #星系明體 #水有時候不覺得自己存在 #特別企劃 #填空曲目

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

夏天充滿了小說,而秋天是詩 ◎#王姿雯

 

夏天充滿了小說,而秋天是詩 ◎#王姿雯

 

整個夏天我們不斷地熱醒

一個夢攪和著下一個夢

破曉時聞到一股鹽巴味

卻已分不清是肉體或者

那片夢中的海

 

別讓那片海洋說話   她必須

沈默 必須釋放我們所需

所有高溫的語言

在逐漸沸騰的大氣裡

我們披著光關掉一盞接一盞的燈

「清醒不是絕對必要的」

我們微笑地對彼此說

 

於是每個夜潮水送來一個又一個故事

我們聽著並自己書寫

於是夏天充滿了小說

而最後未完成的   留到秋天

成為詩

 

--

 

◎作者簡介

 

王姿雯。台南人,台北生活。台大外文系、英國華威大學文學碩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台北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等。出版詩集《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九歌出版)。

 

-- 

 

◎填空活動:

 

於是夏天充滿了🔲🔲

而最後未完成的   留到秋天

成為🔲

 

本周是填空詩選,上面的空格你覺得適合填上什麼呢?

 

--

 

◎填空賞析

 

彷彿夏天是一場連續不斷的夢,所有故事緊貼在胸前,而我們持續在高溫的語言反覆沸騰,反覆燙傷自己也燙傷別人。王姿雯用一種非常細密的意象去鋪陳書寫這件事:「我們披著光關掉一盞接一盞的燈」先熄掉外在的、普世的燈,我們能夠在自己的空間裡披著光,去釋放所有不那麼清醒的事。

 

於是末段裡,王姿雯寫:於是夏天充滿了「小說」/而最後未完成的 留到秋天/成為詩。季節的書寫,一直是詩人筆下擅長刻寫與翻弄的題材,我們藉由這種對時令的延伸想像,再去召喚另一種同樣變化幽微且無形的邏輯。試想,如果書寫能夠作為一種儀式性的象徵,那麼這件事本身具有什麼樣的季節性?夏天充滿了小說,而秋天是詩,這自然是創作者的世界觀一種,但這當然並不意味著一種絕對,而是充滿變動性的無限可能。

 

對正在閱讀的你來說,夏天充滿了什麼?遺餘的,那些一直被九月所留下的,又成為了什麼呢?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Mixkit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王姿雯 #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 #夏天充滿了小說 #而秋天是詩 #特別企劃 #填空曲目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一九八二夏 ◎#孫維民

 


一九八二夏 ◎#孫維民
 
我只是想留住一個夏天
一個夏天的早晨:
鳥雀準時飛越小鎮的上空,飛越
寧靜的巷弄,青翠的竹林
棲息在窗外的電視天線
棲息在陽臺與屋簷,高高地
對著鄰居的花園
開始另外一天的辯論
我從枕蓆上醒來,想到
這時你也已經醒來
正在冰涼的石階旁邊
整理著昨天教過的心理學
溪水閃閃發亮,淺淺的
喜悅,在胸臆間
盪漾。 是的
你也是和我一樣地期待
 
我只是想留住一個夏天
一個夏天的下午:
一朵白雲剛剛飄出
我的窗口,一朵白雲
無心地,又飄進來
天空難道還不夠藍嗎
需要這樣細心的擦拭
——不過我還是喜歡
這時你坐在教室二樓
一個靠窗的位置,遠遠地
聽見球場這邊的喧鬧
「白天用來騎單車的河堤
不久也將讓給黑夜
用來散步……」你這樣想著,陽光
撥動顫抖的樹葉。 是的
我也是和你一樣地期待
 
我們一樣地期待,期待著
一個夏天的夜晚:
你從日出的方向走來
我在日落的方向守候
交會的橋上,一顆淡淡的
星,橋下一叢純白的
蘆花——我們指著它
感覺驚訝,並且懷疑
它已經開了多久啦
孤單地,依憑著
微涼的晚風——啊夜
夜是這樣地溫柔
月亮升到圓滿的位置
螢火掠過潺潺的水面
時間彷彿已經停止。 是的
我們只是想留住一個夏天
 
--
 
◎作者簡介
 
孫維民,一九五九年生於嘉義。輔大英文所碩士、成大外文所博士。曾獲中國時報新詩獎及散文獎、臺北文學獎新詩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藍星詩刊屈原詩獎、優秀青年詩人獎等。著有詩集《拜波之塔》、《異形》、《麒麟》、《日子》、《地表上》,散文集《所羅門與百合花》。
 
十五歲便開始寫詩,作品質精量少,文字簡潔具現代感卻又飽富靈性、題材多取自生活,看似隨性實則細節與布局嚴謹,字句關連深刻更發人思考;字語質地精純,嘗試音律的可能性。長年浸濡西方文學的背景,即使文字有時刻意低調淡漠,但底蘊情感真摯,不論猥瑣卑賤或是尊爵崇高,作品探討大抵仍回歸人性及救贖,更堅持一種直言不諱的——不與世故妥協的純真。 
 
--

◎填空活動:
 
月亮升到圓滿的位置
螢火掠過潺潺的水面
時間彷彿已經停止。 是的
『   』
 
本周是填空詩選,上面的空格你覺得適合填上什麼呢?
 
--
 
◎填空賞析
 
就算不看填空處的詩句,這首詩其實也十分完備且具有故事性;作者寫出了一九八二年夏天,在寧靜小鎮、教室與河堤邊,我與你之間從念想到會面的過程。但為何作者需要如此細膩地寫出一日的早晨、下午與夜晚?
 
是的,因為「我只是想留住一個夏天」。
 
「我只是想留住一個夏天」作為第一、二段開頭,呼應了內文第一人稱「我」的視角與行動,此時第二人稱的「你」還是位處他方、由「我」詮釋的存在;直到末尾「你」真實走來,「我們」終於交會河濱的橋上——這也不免讓人想到七夕的典故,時間如何永遠停在今晚?——至此變成「我們只是想留住一個夏天」,如此堆疊而出的敘事,回過頭來更加完整了這首詩的結構。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Mixkit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孫維民 #拜波之塔 #一九八二夏 #特別企劃 #填空曲目

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外套 ◎#林餘佐

 

外套 ◎#林餘佐
 
送洗好的外套
一直掛在衣櫃裡
透明的袋子將外套
包裹得密不透風
像真空包裝的零食
果肉被風乾
小小的防潮包
提醒我請勿落淚
 
你的袖口有補釘
小小的破洞
裁縫師用一樣花色的襯布
從內部縫上
你穿著補過的外套生活
沒人發現你受過傷
 
我也帶著補過的心
過日子,只是在入秋後
特別想念你那件外套
我怕補釘哪天會鬆脫
而你永遠不會知道
 
口袋裡不再會有發票
咖啡、飯糰、香菸
這些消費構成你的日常
它們都是可以消化的物質
你和它們都是碳水化合物
 
我學你
買了咖啡、飯糰、香菸
安靜地複習你
安靜地將你消化
讓你成為我的補釘
 
--
 
◎作者簡介:
 
林餘佐,嘉義人。現為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
出版詩集《時序在遠方》、《棄之核》。另合著有詩論書《指認與召喚:詩人的另一個抽屜》。
 
--
 
◎填空活動:
 
安靜地複習你
安靜地將你消化
讓你成為我的『  』
 
本周是填空詩選,上面的空格你覺得適合填上什麼呢?
 
--
 
◎填空賞析
 
在挖空處,詩人原先填入的是「讓你成為我的『補釘』」。
延續在整首詩中反覆出現的「補釘」一詞,最一開始補釘在第二段是重要之人外套上的破洞,也被詩人拿來隱喻為用來遮去內心傷痕的保護色。第三段則成為詩中敘事者「心上的補釘」,用來修補受傷的心。
末尾處最後的第三次,則是透過和已不在身邊的重要之人,使用同樣的食品及物品,以此做為媒介、做為「補釘」,堵住可能一不小心就滿溢而出的思念與憂愁。
 
◎小編烏龍賞析
 
當思念一個人時,所有甜蜜的過往都會在瞬間苦澀起來。無論是曾共有過的記憶、器物、甚至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在入侵思緒時將人壓得喘不過去。而在這首詩當中,用來觸發回憶的媒介則是一件外套。
在第二段提到,重要之人的外套上曾有過一個小小破洞,但被裁縫師用同樣花色的布給完美縫補,沒人會發現曾經有洞的存在,像受了傷之後,只要再露出同樣弧度的微笑,有如一個完美偽裝,不會被誰察覺曾經有異。「你穿著補過的外套生活/沒人發現你受過傷」在這裡也只有詩中的敘事者知道這件事,知道重要之人身上有的破洞。
而後來重要之人離開了敘事者,這讓敘事者身上也有了補釘──在那顆因碎裂而被縫補的心上。那件外套也隨著重要之人的離去一同消失,「口袋裡不再會有發票/咖啡、飯糰、香菸」,所有曾經稀鬆的日常全都深刻的苦痛起來。
敘事者於是在最後道:「我學你/買了咖啡、飯糰、香菸/安靜地複習你」,重複那個人的生活模式,重新藉此回想關於對方的一切,召喚與留住那些可能因時間而逐漸遺忘的。最後再把這些記憶通通往受傷的心上縫補,堵住可能一不小心就滿溢而出的思念與憂愁。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Mixkit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林餘佐 #棄之核 #外套 #特別企劃 #填空曲目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初戀的墓地 ◎#鯨向海


初戀的墓地 ◎#鯨向海

 

峰迴路轉,花樹明滅

窗外沒有雨景

只有風景,帶你去看

我初戀的墓地

 

記憶凶猛如獸紋

來回逡巡

心之化石上

此生就這樣靜靜

投影出

一座哀傷的牌位

 

靈魂深處的雲夢大澤

那些飛鳥

始終受困

在黃昏的眼神裡面──

我愛你

因此必須讓你知道:

 

看似溫馴

仍不時反光的青春年少啊

遙遠的那裡曾有

烈焰焚燒之後

全然斷訊

永遠被掩埋的某種信念

也是我的一部分

 

--

 

◎作者簡介:

 

鯨向海,身兼詩人和精神科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目前已出版《A夢》、《大雄》、《精神病院》等多部詩集。

 

--

 

◎填空活動

 

在黃昏的眼神裡面──

□□□

因此必須讓你知道:

 

本周是填空詩選,上面的空格你覺得適合填上什麼呢?

 

--

 

◎小編子翔│填空賞析

 

開始著手寫賞析的時候,電腦誤把「墓地」選字成了「目的」。不知道是不是詩人巧妙的雙關。但卻不禁讓我想到:或許每個初戀的開始都沒有特別目的,只是憑藉著一股單純喜歡某人的情緒,卻最終因為許多因素,不得不走向墓地。

 

詩的開頭很明白告訴讀者,要帶我們去看初戀的墓地。這一方面呼應了標題,另一方面也奠定了全詩悲傷的基調。因為墓地的出現,總是象徵著身邊人事物的消亡。不過在峰迴路轉,花樹明滅的路途中,卻又特別提到「窗外沒有雨景,只有風景」。這不免讓人感到奇怪,要知道在許多書寫中,雨往往是渲染悲傷的最好點綴。而詩人在此卻改以靜態的風景代替。那或許是一種面對過去的坦然,選擇用平靜的心態去略過悲傷。

 

然而即使能瀟灑的面對悲傷,並不代表悲傷會就此消失。於是詩人進一步具體描寫那種悲傷如影隨形的狀態,就像是記憶化作兇猛的獸,來回逡巡,令人坐立不安。又或者寫被困在眼神裡的飛鳥,找不到一個可以飛去的方向,只能在原地打轉。而那眼神又被描述成黃昏的。黃昏,意味著白日將盡,黑夜來臨。這是一個人們可以確實感覺到有什麼在失去的時刻,卻又對那失去無能為力。

 

詩走到了這裡,悲傷的情緒已經堆疊的差不多,即將要化為話語爆發出來,讀者心裡也開始期待詩人會拋出甚麼樣的內容。可能是埋怨,又或者是不甘於初戀的消逝吧?卻很難預想到會是一句「我愛你」。一句如此真摯且直接的告白,表達的正是對初戀最深的眷戀。也呼應了詩末所說,曾有過卻終被永遠掩埋的某種信念。這裡用「某種」一詞來修飾,大概是因為每個人對於初戀所報有的想法都不盡相同,所以才不去指涉到特定的信念,從而給予了讀者各自解讀的空間。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Mixkit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鯨向海 #A夢 #初戀的墓地 #特別企劃 #填空曲目

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封印 ◎#鯨向海

 

封印 ◎#鯨向海

 

再忍耐一下

他就要過來跟你搭訕了

他會以犄角示好

他會宛如幽浮降落

他會假裝錯過你

去搭訕你前面那個人

直到童年的紙飛機穿越波光折返

直到吸管終於通向大海

他彷彿為你解凍了最強的暴風雪

他簡直就像在為你

加熱一顆死去的恆星

 

如果你有信仰

他會讓你以為

那是神

在說:沒事了

 

沒事了

封印已經解開

從此可以相愛了。

 

--


◎作者簡介:


鯨向海,身兼詩人和精神科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目前已出版《A夢》、《大雄》、《精神病院》等多部詩集。

 

--

 

◎填空活動

 

那是神

在說:『   』

 

本周是填空詩選,上面的空格你覺得適合填上什麼呢?

 

--

 

◎填空賞析

 

「沒事了」這句出現,暗示在這之前發生了不好的事,這件事成為你試圖愛人時的阻礙,封印了愛的能力。這首詩開頭提到的「忍耐」,所要忍耐的就是這道封印。「沒事了」,是關鍵的一句,揭開全詩核心,其中蘊含的安慰、溫馨,也為這首詩定調。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freepik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鯨向海 #A夢 #封印 #特別企劃 #填空曲目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六週年特別企劃──《填空曲目》登場! ◎責編于玄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六週年特別企劃──《填空曲目》登場! ◎責編于玄

 

▍閱讀下列新詩,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這個開場,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常出現在國文試卷,學測、指考每年幾乎必考一題的「新詩填空」,是不是覺得有點懷念啊?(謎之音:並沒有。)

 

這個禮拜,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將為大家獻上《填空曲目》,從鯨向海的〈封印〉到王姿雯的〈夏天充滿了小說,而秋天是詩〉,這一次,沒有選項,全憑想像,就在留言處留下你覺得最適合放進□□內的文字吧!

 

我們將在隔天同一時間,在同一貼文及留言處公布挖空處原本的句子,以及「編輯們覺得填空填得最好、最酷、最有創意的句子」,看到這裡是不是躍躍欲試了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迎接接下來的《填空曲目》登場吧!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Mixkit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特別企劃 #填空曲目 #粉絲 #讀者

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冬眠 ◎ #夏宇



冬眠 ◎ #夏宇
 
我只不過為了儲存足夠的愛 
足夠的溫柔和狡滑 
以防 萬一 
醒來就遇見你
 
我只不過為了儲存足夠的驕傲 
足夠的孤獨和冷漠 
以防 萬一 
醒來你已離去
 
--
 
◎詩人簡介
 
夏宇,台灣女詩人,戲劇系畢業,寫詩,念詩,寫流行歌詞和劇本,書籍設計,獨立出版,畫畫,偶而翻譯,不時旅行
 
--
 
小編奧特曼豬豬俠賞析:
 
賞析開始之前要先做的是道歉:「抱歉我又把妳的詩拿來寫賞析了,抱歉我甚至把《備忘錄》的詩拿來寫賞析。」她畢竟交代地清清楚楚,希望《腹語術》是大家真正認識她的第一本詩集(一時找不到出處,先當作是謠言也無不可)。像那首歌名她取作〈就當不曾認識你吧〉,在那樣絕望的時刻「把我釀成酒喝了吧/把我燒成灰散了吧」難道就真的可行了嗎?「透過『我的行動』而主動遺忘」這一事不就成了一種記憶嗎?
 
《備忘錄》裡的愛情絕大多數都是悲觀的─〈跟你的Textwood一樣藍的天〉:「你只是碎裂/只是/慢慢/碎/裂」;〈愛情〉:「只是/這樣,很/短/彷彿/愛情」;〈疲於抒情後的抒情方式〉:「第二天院子裡的曇花也開了/開了/迅即凋零/在鼻子上/比曇花短/比愛情長」;在這樣對整本書的理解下來看〈冬眠〉,便不僅是兩段結構對稱的巧思。
 
詩〈冬眠〉如果是一個人,想必其內容就為自己完美抱屈:「以防 萬一/醒來你已離去」那個「你」也在多年後竟也成為了「夏宇」,而「冬眠(備忘錄)」就成了被離開的「我」。
 
但這真是一首悲傷的詩嗎?「足夠的愛」、「足夠的溫柔和狡猾」是這首詩面對愛情的來臨時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面對離去時則轉換成「足夠的驕傲」、「足夠孤獨和冷漠」──對愛尚有狡猾,對不愛尚有驕傲,這個奇女子總有辦法,並不真的受傷。才能寫就這一種薛丁格的「冬眠」,對「你的去留」沒有把握,卻也不致真的影響什麼。
 
--
 
美術設計:gayodoodle(ig)
圖片來源:gayodoodle(ig)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夏宇 #備忘錄 #冬眠 #愛情 #就當不曾認識你吧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大人的哲學 ◎ #簡妤安



大人的哲學 ◎ #簡妤安
 
所謂大人的哲學就是一群守舊派
的失敗主義結果論
 
讀書是好的但
讀那麼多書可以幹嘛
鄰居小孩是留洋博士那是好的
自己家倒不必了,說來說去
還是考一個公務員最好
 
當兵是不合理的
但不當的都是太好命不耐操
年輕人有夢也好、憤怒也好
反正22K是恰如其分的
 
兩黨都是爛的
但第三勢力是被其中一邊操弄的
為國為民是好的但
政治是骯髒的
孫文革命十一次是偉大的
現在上街一次都嫌失禮了
 
進步是好的
改變不是
正義是好的
疾呼與奔走不是
爸媽是愛你的
 
 
但愛不總是對的
 
--
 
◎作者簡介: 
  
簡妤安,台大哲學所畢業,曾任師大附中嚎好玩詩社、政大長廊詩社社長,並獲金車網路詩獎、阿里山森林文學獎等。作品多發表於PTT詩板,另有臉書專頁【紅氣球】:https://www.facebook.com/anniegedichte/。
 
--
 
◎小編旭鈞賞析:
 
本詩開頭即試圖定義「大人的哲學」,言稱「所謂的」,一方面表現出解釋與定義的意圖,另一方面卻也可能隱含不認同的態度。在本詩任何的解釋與定義之前,「大人的哲學」本身就可能讓讀者想起「哲學」一詞在日常語言中如何表現「大人」的信仰與態度。同時,部分讀者或許也會想到「愛智」以降,重視論證的學門,使得「哲學」一詞的日常用法增添某種權威與睿智感。「大人的哲學」並不只是「大人認為是對的行事準則、信仰、態度」,同時是帶有權威與睿智感的規約,且由「大人」的主體頒布給「非大人」。
 
於是,在接下來整首詩種種的衝突或矛盾中所呈現的「守舊派/的失敗主義結果論」,其實也就是「大人/的哲學」,如何在特定時代的台灣,與自認為「非守舊派」群體的衝突與矛盾。這些衝突與矛盾呈現了台灣在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處於民主化進程中的陣痛期,孫文的革命與上街奔走疾呼正義,對「大人」而言甚至可能存在國族想像的問題;「留洋博士」等詞彙也顯現了後進國內的「大人」們對於學術生涯的悲觀;「22K」則可能是「大人」們曾受過的待遇,熬過來後開始認同或維持這樣的壓榨結構。又或者,「大人」們知道自己無能抵抗這些現實。本詩其實在開頭就相當簡明地點出:這群「大人」們,是抱持著失敗主義結果論的守舊派。在這句話中是否其實藏著這樣的因果——在台灣的追趕中,曾經的「非大人」們蒙受過太多失敗與失望,最後成為了「大人」?
 
整首詩看起來在一種劍拔弩張的態勢下走到了第五節的末尾,「大人」終於搬出「爸媽是愛你的」——這句話有多重涵義,牽扯著現代家庭間的關係宣稱,以及情緒勒索的可能起手式。 
 
愛是沈重的宣稱,相較於前述關於政治、經濟、生涯規劃,愛的宣稱回到了由「大人」本身的發話場合,由大人直接對被幼體化的子女說話,而如此的發話是無可迴避的,因為有時這樣的宣稱無關聽者是否接受,而繫於說者的意志。無論是情緒勒索、拉近距離、宣稱關係,或表達不民主親密關係中的主權,愛都是沈重的。如果這些愛是沈重的,則拒絕或否認這些愛與被愛,也會是沈重的。
 
因此,第五節段結尾的空白,視覺的游移,就為了哽咽說出:但是,「愛不總是對的」。
 
-
 
美術設計:gayodoodle(ig)
圖片來源:gayodoodle(ig)
 
-
 
#大人的哲學 #簡妤安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