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七年級詩人的社會意識


╣ 七年級詩人的社會意識 ╟
╣ 責編 / 陳泓名     ╟    
╣ 副責編 / 許宸碩    ╟
 
文 / 許宸碩
 
「退一步,回到書寫以前
 回到拮据的口袋
 回到一家燈火,有限的愛
 來,你告訴我你不是沉默的共謀」
 
——蔣闊宇〈反抗絕望〉
 
七年級,泛指1981-1990年間出生的人。
他們出生的時候,台灣正從戒嚴奔向解嚴,從單一變成多元政治。
 
他們見證了解嚴(雖然1987年後出生的七年級剛好沒見證到),見證到刑法100條修法,見證台灣廢除萬年國代、直選總統、政黨輪替、第二次政黨輪替等。
 
在這裡,請容我以武斷的方式說:對這一代的人而言,在他們生命的某個歲月,民主是一種線性的成長過程。換句話說,當他們在成長的同時,民主也在成長。
 
或許這會產生某種幻覺,覺得我們會不斷往前進,民主會不斷繼續下去。然而,這線性的前進過程,終究會遇到阻礙。那阻礙對當今的我們來說已經極為清晰,但在十年前,一群少年少女們才正要覺醒。
 
或許讓我們先從2008年說起。
那一年,馬英九上任,政黨再次輪替,同時因為陳雲林來台卻無法放中華民國國旗的事件,引發野草莓學運。國民黨甫重新上任,便開始動員警察執行國家暴力,這在老人眼裡或許見怪不怪,或者這種暴力早就讓許多人對政治噤聲。但對於出生時習慣自由的七年級生而言,這次不失為「震撼的開始」。往後,服貿事件將引發的318運動及324暴力事件,在這一代的人心中留下更深的傷痕……。
 
外在政治的變遷,使一群人在政治上「覺醒」了,他們發覺過去課本所講的黨國神話,真的只是神話。然而有意思的是,本次所選擇的詩人中有四位是台灣人:沈嘉悅、蔣闊宇、廖瞇、蔡仁偉,寫手們選的都是318運動發生之前寫的詩。這些詩與我們一般想像的「社會詩」有差距,那並非是對於某事件的譴責或表態,而是更深層的,對於這世界運作法則的質疑,以及道出自己身在其中的無力感與自我質疑。這足以表現出在318出現之前,台灣如果有願意關心社會的詩人,那他們對於當下社會的感受是那時正在向下沉淪,而自己無力可回天。
 
直到318後,
我們才曾經相信自己有改變世界的可能,當然,後來被狠狠打臉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最後講到許立志,許立志是中國人,如果有聽過他的名字,相信也會知道他是一名富士康員工,23歲時在富士康大樓跳樓自殺。
 
他很明顯是受到層層壓迫的最底層(諷刺的是,這種壓迫居然出現在一個以社會主義之名的國家),其詩歌也不斷讓我們想到他的自殺,以及其中的絕望。某方面而言,他也表現出台灣企業(富士康為鴻海集團底下的企業)如何壓榨青年勞力,而望向本島,七年級世代感受到的階級壓迫,不也有一部份是來自於此嗎?
 
# 七年級的社會意識,並不表現在對於某社會事件的瞬間的激情、譴責或表態而已,而是直接書寫自己在底下的感受。那感受或是絕望,或是悲憤,或是自我質疑。他們多元的寫詩方式,遙遙呼應著笠詩社的前輩如林亨泰、陳千武、陳秀喜等人。或許,在每個時代裡,必定有人不滿於當代詩壇的遊戲性,而以自己的聲音、自己的真實意識書寫。
而這件事本身就是社會性的。
 
--
 
美術設計:冠宏
攝影來源:CC0|STOCK UP
 
#七年級詩人 #社會意義 #蔣闊宇 #沈嘉悅 #廖瞇 #許立志 #蔡仁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