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語 ◎林淵智
流年來時,我喜歡陪你
到五條街外的廟裡
看虔誠的人讓香留神,說或不說
都是一種奧秘。將自我視為沙漏
世界則成為容器
以地板為紙,註上膝蓋的戳印
反覆寫下神壇底
意念運行的靜謐痕跡
知道地面比天空安靜。偶有幾隻老鼠
穿越你穩重的信仰像群鹿
穿越一片臨冬的密林
木製的花
在地面開成兩半
一瓣落葉般輕巧打轉,另一瓣
悶敲著磁磚如黑暗起自空茫
眾神的俯視裡我看見煙霧漫起
掩過你鎮日低吟的禱音
你低頭,在煙中悄聲探問
屬於我下半生的命運
雙手觸地如孩提時你擁我在手心
我想起你握起的掌紋兀自生根
密密地種下幾把種子
在我的前半生
我眉間漸次成長的裂縫
便逐日綻開了廟前的菩提
或者就憑愛與歸屬之名,看萬物
外諸般隱喻絕滅後叢生
廟埕前人群來了復去,無法對焦的光
與身體。我總因此感到倦疲
只能以最後一點力氣
用來努力踩住你日漸崎嶇的影子
暗知一切終究只是一座廟宇晚年
向著月色頹唐———由此去
誰也無法辨識的時間的卦辭
還等著誰翻譯,感到疼痛
卻未曾知曉的原因
依舊無人知悉
而我只情願依舊牽著你
的手,向著五條街外的流年
緩步走去
-
◎作者簡介
林淵智,2000年生,臺大心理學系,除了詩與生活一無所有。
-
◎小編泥盆賞析
本詩是2021年中興湖文學獎的佳作作品,從詩題「廟語」是「廟宇」的諧音觀察,便可以得知這是一首關於信仰以及語言的詩;副標題「給阿媽」更直指了詩人書寫的對象,讓作品主軸更加明確。
「信仰」和「語言」分別對詩人有著不同的意義。從作品開篇「流年」一詞的用法來討論,原本意指「流動的時間」的詞語以非常態性的用法現身,「流年來時」使得「流年」的詞意產生一種新的詮釋,可以說是詩人的巧思。雖然是「陪你」到廟裡,但目的卻是「看虔誠的人」。詩人並不著重於敘事的推進,而是多著墨於鋪展內心的情緒。這種以抒情為主的寫作策略在分為五節的詩作中,以其獨特的語言模式紀錄了詩人與阿媽之間的情感。
雖然不是以線性的敘事為主軸,但觀察推進詩作的動力,會發現大量動詞運用在詩中:陪、看、說、成為、視為、註下、寫下、知道、穿越等,單從第一節內就可以發現這些詞語營造出的動態感;而詩人在文句之中也展現出其具備意象調度的能力,如「膝蓋的戳印」、「木製的花」、「掌紋兀自生根」等,也讓整首詩增添了不少的畫面感。
在音韻的安排之外,從節奏上也可以見到詩人獨特的思慮,值得進一步推敲斟酌。詩人對於文字的質地有自己的見解與策略——這首詩作並不是保持同一種聲腔,而是採取時而口語、時而文言的筆法,配合詩人的迴行營造出一種閱讀上的頓挫感。以信仰來承載情感,雖然並不是新穎的寫作策略,但因為詩人有著明確的書寫對象,這種創作意識以簡單「去廟裡」的動作便延伸出廣闊的時間,想這便就是詩人對於信仰與情感(或者,兩者在根本上是同一件事),最真誠的「廟語」了。
--
美術設計:李昱賢
--
#林淵智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