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泥盆紀 ⠀◎林宇軒


泥盆紀 ⠀◎林宇軒

離開城堡後,學會觀察

長高的牆是如何拉低天空

我記得那些混濁的日子

人群喧鬧,語言模糊

超載的墨水開始掉落

我們提起悲傷的繁史

迎接雨傘的花季

關起門窗,外頭的景色

模糊如高舉的泥盆

腳化為池雙眼成為金幣

我知道故事的結局:

舉手投足都是出生的城

每瞥餘光都必須精準投入

那些封起的雨和封不了的雨聲

春天來的時候,我剛被洗淨晾乾

灰色的世界裡沒有絕對

我曾溺水如浮動的島

島上的生物都被圈養

時鐘是主人,定時餵食歷史

這裡沒有悲傷沒有快樂

更沒有形象

我知道我們都將繼續。

循環是唯一的生存方式

在不會塌陷的天台反覆洗禮

習慣所有的雨及所有黑暗

牆外的風景趨近對鏡

光與光進行遮掩的辯證

直到我們成為一樣的人

我記得我混濁的樣子

身體是臨時搭建的模型

數字胡亂拼裝如鷹架

手中沒有地圖,迷宮裡

只能沿著風撿拾腳印

看人潮的海浪不斷翻頁翻頁

動作如我翻找從前的灰塵

忘了瞳孔裡有王國的遺跡

古老建築的積水蒸發

世界還是一片模糊

我卻必須了解清楚

離開城堡後,我重新認識天空

重新學習陰晴交錯

我記得在石牆內的每次祈禱──

在這個年代,乾裂的泥盆

我們曾是窗外的流星

曾被自己的願望灼傷過

-

第43屆香港青年文學獎新詩初級組冠軍得獎作品

-

◎ 作者簡介

林宇軒。在小令眼中屬於寶可夢裡的「『恰雷姆』:據說會透過冥想讓體內的能量提升,並讓第六感變得更加敏銳。會和山野融為一體來消除自己的氣息。」

-

◎ 小編小令賞析

八:先從題目開始,題目的遐想與聯結就很有想像空間。

蔓:還好吧?如果不去特意查詢「泥盆紀」的環境背景與歷史,單就「泥」與「盆」與「紀」這三個詞的匯聚,非得要古老或冶煉或蠻荒嗎?

薛:怎麼覺得根本就反著在誇獎起來了啊?真是危險。

八:題目危險嗎?範圍太大嗎?

蔓:公正一點應該要往下看它如何說服吧,哪有從題目讀詩就開始腦補到爆。

薛:第一個動作從「離開」出發,導致的改變有動詞:「學會、觀察」,接著往下的動態:「長高、拉低、記得、喧鬧、模糊、超載、掉落、提起、迎接」,非常忙碌,幾乎每一行都有一個行為去驅動前進的動能,都有事情在發生、在動作。

八:這不是很普遍常見嗎?刻意挑出動詞又如何?

蔓:這首讀起來好像可以一邊跳舞,很像在下動作指示。

薛:等一下!顯然你們重點錯誤,這是在講述「不能說的無」、「不能說的可」、「不能說的各種疑」不是嗎?

八:個人或讀者們想擁有更多輻射空間,或可能解讀的光譜不行嗎?

蔓:那麼,來談這首拘謹整齊的空間規劃好了。第一段跟第二段都工整得像赴京趕考交卷的試題。最有意思的是:「腳化為池雙眼成為金幣//我知道故事的結局:……/每瞥餘光都必須精準投入/那些封起的雨和封不了的雨聲」。

薛:真是溫柔。開槍就開槍為什麼是餘光?流彈又如何精準投入呢?

八:這首的經營意識比較強烈,或許整體來討論會比較客觀一點,很難段落拆解。

蔓:好吧,那就往下。

薛:還是會一直朝作者提示的方向去思考,雖然美感空間限縮,目的或功能性太強,但或許可以在第三段稍事休息或轉換感受,不會全面沉到底。

八:距離是一種幽微心理的表演。距離有了之後接著是速度。速度是很主觀的,如果從第一段就知道它通篇要處理的主題,接下來讀者能做的就是看它如何抵達,以及抵達過程中的情緒心境,有無翻轉的變化演繹。

蔓:是的,光看第三段「春天來的時候,我剛被洗淨晾乾……//這裡沒有悲傷沒有快樂//更沒有形象」接到第四段「我知道我們都將繼續。……直到我們成為一樣的人」,原本會想問為何「沒有形象」,結果到下一段得到解答,因為目標是被統一成一致的形象。會倒抽一口氣呢。

薛:到第五段,第五段很迫近逼人,卻又優雅矜持。到第六段,工整又回來了,也是漂亮收網的最佳情緒時機點。

八:居然敢用這麼難的詞,怎樣是「最佳情緒時機點」?最好能說清楚。

蔓:可以額外補充嗎?通篇看來,是一種非常人文而柔軟的情懷,那種打動的方式不是掏心掏肺,可接近娓娓道來,苦苦乾澀於自身如意外被席捲上岸的驚惶,可是沒有怨懟或憤恨,明明人性是很懂得如何利用自身勒索,但這首詩沒有,它提出了一個更高度純粹的清明感。

薛:最佳情緒時機點,是指在通篇閱讀的過程中,刻意操作的痕跡不多,並且耐心堆疊,透過動作完成的外景,透過形容貼近的內心,在動詞與名詞間,極度有意識地選擇與排列組合之下,達到最後首尾乾淨如交響樂的嘎然而止。

八:動詞出場順序:「離開、學會、觀察、長高、拉低、記得、喧鬧、超載、掉落、提起、迎接、關起、高舉、化為、成為、知道、舉手投足、出生、投入、封起、封不了、來、洗淨晾乾、沒有、溺水、浮動、圈養、餵食、沒有沒有更沒有、知道、繼續、循環、塌陷、洗禮、習慣、趨近、進行、辯證、成為、記得、搭建、拼裝、沒有、沿著、撿拾、看、翻頁、翻找、忘了、蒸發、了解、離開、認識、學習、記得、祈禱、曾是、灼傷」這些動詞的使用不論是對比上的錯落,或是延伸情緒營造出的連綿感,都有整體性的有機感。更不用說將名詞揀選後,置入詩作中所能引發的內心共鳴。

蔓:工整是技巧面的精心設計,冷靜淡然卻是整首詩選擇反抗的姿態。明明是參與歷史現場正面臨危險,應是情緒激昂,或更激烈極端的感官效果,這首詩選擇冷靜自持地給予安全閱讀的心理距離,會否有失真的疑慮?革命能這麼美嗎?

薛:它做到的是表態學習與私自記得,順從地讓每一句看起來都不服從。能把強烈情感反芻到有條有理,就算全盤皆輸也情深義重的低迴不已。

--


美術設計:吉兒

圖片來源:小令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金車現代詩徵文比賽,過去曾有明確的抒情浪漫色彩:「注入充滿詩意的幸福元素,塑造出浪漫的文學氛圍」,後改為「將充滿詩意的生活態度透過網路傳播,為台灣社會人文注入充滿詩意的文學氛圍。」

 

——小編C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香港青年文學獎 #泥盆紀 #林宇軒  #沒有悲傷沒有快樂沒有形象 #對話體賞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