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 ◎葉青
錯誤已經在
沒有底的深深湖泊已經在
你不斷下沉的沉重決心確實存在
溺斃的溺斃存在
場景是客廳 不是家
門口 鐫刻了看不見的地獄箴言
「進門之時,放下希望。」
於是你自始下沉至終下沉
每一日更窒息更暗的水是我
你一切明白而將自己與唯一的心臟投入湖中
假裝能夠呼吸再露出歡笑的活的氣息
一點不受苦的樣子你是怎麼想的
想到完整之後身體是了一個石頭雕像
下沉很重 我說我沒有時間編織網
拉起濕透的你的放棄
我不會有眼淚的
我覺得理應如此 站在湖邊灑了幾把鮮紅色的鹽
一眼一眼送你走進無盡的死
--
◎作者簡介
葉青,生於民國68年10月16日,卒於民國100年4月2日。
北一女及台大中文系畢。曾任誠品書店商品處影音企劃,定期於誠品好讀撰寫評述,並為KKBOX古典樂、爵士樂長期約稿作者,曾翻譯音樂相關影片。另曾擔任教育部國語辭典編輯,及桃園縣立慈文國中國文老師。出版作品有《生死密碼─名人死亡之謎》《生存密碼─世界未解之謎》,譯有《陽性反應》。
大學時期積極參與同志活動,努力在身分認同與輿論壓力下找到平衡。堅決相信「清醒不是人生唯一的正途」。病後開始新詩創作,累積作品逾千首,文字淺白,卻觸動人心,靈感多來自身邊他喜愛的人、事、物,常說自己的詩刪去贅詞只剩三個字:「我愛你」。
--
◎小編江欣桂賞析
這是首沉重的作品。
在首段可以看到,錯誤是從一開始就存在的,而這樣的錯誤造就了一個無底的湖泊、不斷下沉的沉重決心,以及最終溺斃這種必然的結果。那麼這份錯誤是什麼?是身為同志的那個「你」的錯?或是這個對於同志有著不諒解的社會的錯?答案見仁見智,但無論如何,這個錯誤造就的結果從最初就已經存在。
第二段刻意強調了場景是客廳,並不是家。對於「你」來說,這個家庭並不是一個給予溫暖和愛的地方,只是和其他場景無異,冷冰冰的一個名詞。鐫刻在門口的箴言也揭示了一切,「你」的所有希望、夢想是不能帶進這裡的,這些念想在地獄中是不存在的。
第三段裡,開始敘述「你」的下沉,「我」也在這段首次出現了。由於「你」是在水中不斷下沉的,所以可以知道「我」是每日包圍著「你」的。「我」大概就是家人的身分。「我」與「你」的距離是非常近的,一般而言,「我」會是那個了解「你」的存在,但「我」做了什麼呢?只是每日變得更暗,更令人窒息。「你」是明白的,卻還是把自己的同志身分捨棄,通通丟進無底的湖,假裝自己能夠呼吸,假裝自己是社會所定義的擁有「正常性向」的人。
然而假裝終究是假裝,即使能被家人接受,自己最終也還是無法承受。
第四段可以看到「你」其實還是盼望著的,還是會想著那個一點不受苦的樣子。不過一切都晚了,「你」已經在湖裡下沉,成為一個被社會價值觀束縛著的石頭雕像。「我」依舊冷漠,看見「你」的下沉卻無法織網將你的放棄拉起。「因為我沒時間,所以不能救你。」深刻描寫了「我」一切盡收眼底仍毫無行動的旁觀者樣貌。
末段的「我」眼睜睜看著「你」走進死亡。不過「我」卻在最後首次做出了一個動作:「站在湖邊灑了幾把鮮紅色的鹽」。表達出或許「我」對於「你」也並不是全然的冷漠,實際上還存有那麼一點點的關心,以致於看「你」走向死亡仍會感到傷痛、會想要哀悼,心中不免會感到些微苦澀,但「我」是不會有眼淚的,因為家庭、同儕、社會都是這樣子的。大家都是這樣子,所以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在這裡成為一個非常沉重的詞,是誰決定「理」的定義?又是誰決定「應該」怎麼做?一切都是遵照大眾的價值觀認定,於是他人的「理」成為了最正統的「理」,與其相悖的人們,就這麼被送進無盡的死。
是什麼樣的「正常」才能讓最親近的家人選擇目送「你」一步步走向死亡?
這首詩的標題:〈徹底〉。看得出詩人希望有底。希望那個深深湖泊、那個使人窒息的痛苦能有底,能夠結束。但也可能像詩中一樣是沒有底的,是必須放下希望的,就像如今的我們,心裡也還是沒有底的。
--
美術設計:靖涵/Instagram:c__nh_n
#葉青#徹底#同志詩#身分認同#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