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想死的時候就說我愛你吧  ◎潘柏霖


想死的時候就說我愛你吧  ◎潘柏霖
 
欸,活著好嗎
還是活下來吧
吃點蛋糕,我也吃一點
要是能這樣就吃掉你的痛就好了
就活下來好不好
 
希望有天你可以變老
走路愈來愈慢
有些痛苦的事情
就放到更遠的地方
再也不要看到
 
不要傷害自己了
難過不是需要羞恥的事情
拿一張紙
把那些讓你感覺不好的人
一個一個劃掉
真的不行的時候
就吃一些藥
讓藥說服你
自己可以變老
 
把自己打開一點
讓人進來
別再害怕受傷
有些傷口是不會好的
有些人可能讓你變好
 
來,相信我吧
你是很好的
我喜歡你的任何動作
真的很難過的時候
牽我的手
就和我一起跳舞吧
重新開始還不算太遲
 
不要說再見好嗎
那些發生過的壞事
都不是你的錯
活下來很可怕
你很累了
你不用告訴我
我都知道
 
 
--
 
◎作者簡介
 
潘柏霖,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創作以詩和小說為主。目前已出版詩集《1993》、《恐懼先生》、《我討厭我自己》,小說《少年粉紅》、《藍色是骨頭的顏色》。
 
--
 
◎小編子翔賞析:
 
生活在變化快速也激烈的現代社會,每天都要竭力去適應新環境。同時網路等通訊科技,更容易帶給我們那些讓人沮喪的事物,於是不知不覺就會陷入憂鬱的負面迴圈。不斷否定自己,甚至幾乎都會聯想到死亡。或許,這就是詩題之所以提到想死的時候的關係。
 
詩本身不難讀,出現的角色單單兩位。一個是不停訴說的「我」,另一個則是作為說話對象的「你」。其中就比重來說,詩的後續內容大體都是以「我」進行敘述為主。試想一下,今天我們跟朋友在聊天,結果對方卻單方面,且大量拋出自己的看法,是不是很難不感到厭煩?但是,同樣場景放在詩裡反而有了不一樣的效果。
 
那就是——陪伴。我們可以發現作為聽者的「你」,對如此多話的「我」完全沒有任何回應。這樣的安排,說明了人處在憂鬱狀態時,那種對外界人事物的隔絕。但「我」卻從頭到尾沒有停止訴說,傳達出一種我會和你一直在一起的支持。同時這些內容是正面溫柔的,像是希望能透過吃甜食吃掉你的痛、喜歡你的任何動作等等,而不是那種冷冷尖銳的批判。
說到了文字,本詩在使用上有著詩人一貫的淺顯直白,也呼應了「我」和「你」正在進行交談的情況,畢竟人與人的交流不側重華麗詞藻,只是要傳達出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而已。
 
詩末那句「我都知道」,讓讀者驚訝得發現,原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一方面說明文明帶來的憂鬱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的課題,另一方面也讓讀者產生某種親近感,因為作為說話者的我,也曾經歷過生命會面臨到那些壞事,立場上就不單純是以第三人旁觀的角度在進行開導,而是一種同理的展現。
 
最後,或許在下次憂鬱來臨時,我們能想到今天讀過的這首詩:
「有些傷口是不會好的
 有些人可能讓你變好」。
 
 
--
 
美術編輯:林宇軒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想死的話就說我愛你吧#潘柏霖#有些人可能讓你變好#小編也愛你喔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