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愛染橋上的沉思 ◎利玉芳

愛染橋上的沉思 ◎利玉芳 
(—九九六年三月於東京)

塗上亮光口紅的唇
緊緊的閉著
說不出
「中国ではありません台灣です 」

申請完外國人登錄證
走出板橋區役所
夕陽攤在愛染橋上
我也鬆了一口氣
順利
為女兒辦成了這件事吧

三月中旬
石神井川的櫻花
顫動的粉紅蓓蕾
欲言又止


◎作者簡介

利玉芳,一九五二年生於屏東縣,高雄高商畢業,現從事農場經營、家庭主婦兼教職。
早期以筆名「綠莎」發表散文小品,現多用筆名發表詩作。
著有散文集《心香瓣瓣》,童詩集《童詩賞析》、《小園丁》,詩集《活的滋味》、《貓》、《向日葵》。詩作曾獲「吳濁流新詩首獎」、「陳秀喜詩獎」。

(作者簡介節錄自《詩在女鯨--躍身擊浪時》)


◎全糖小編賞析

當我們探尋身體,一定是「往內」找嗎?

每次談到對身體的學習,都直覺地想到往身體內勘求,靜心靜坐,感知內在宇宙,恨不得剖開表肉見到骨頭渡觀慾望、黏膜與其他種種。才定起肉身贖回自主的「認識身體」。

但出生時便跟隨自己的身體,為什麼如此陌生呢?

或許是「外在」的某些壓力,使我們對自己的身體陌生。

本詩以嘴開頭,塗上亮光的唇,說不出一句:
「中国ではありません台灣です 」
(我不是中國,是台灣人)

這時我們只能得知,詩人跟在日本、遇到了想要表明自己國籍,卻只人委身稱自己是中國人的處境。
而第二段有了更多線索:
「申請完外國人登錄證……為女兒辦成了這件事吧」

這時的詩人正在申請日本的外國人登錄證,日本的法規中,此詩創作時(約 1996 年),要居留在日本三個月以上必須申請「外國人登錄證」,而台灣因特殊原因,只能在國籍欄上填寫「中國」,這項不合理的規定在 2011 改制,而後改為在留卡。

所以詩人在申請證件時,必需說違心說,自己是中國人。
這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需要居留證的女兒。

表面上詩人她接受了一切隱忍,說「我也鬆了一口氣」

但一離開區公所,眼前所見的--

內心的攢動無法平息,欲言又止開成石神川井的整片櫻花。

這首詩作的文字、情節都很單純,但具體而微的體現出「身體」受到政治的壓迫。

若要抵抗,牽連的不僅是自己,還有重視的女兒。

於是唇嘴被綁架,只能把情緒像含苞的櫻掛在枝頭,這時我們才發現原來,擋著口的一直都是來在外在的因素。

這一切對的壓迫,都是來自外在的,但我們無法逃避,身體的一切總是很政治性。

從妳穿著打扮展現氣質,到妳嘴上欲言吐不出,都來自外在,都很政治,身體的自主性與外界、與政治、與國族,通通都密不可分。

女鯨詩社的《詩在女鯨--躍身擊浪時》中,有許多作者都以詩作展現政治與身體密不可分之處;而詩人之外,小說家張亦絢在《永別書》中展現身體、性別與政治的結合也異曲同工。

皮膚的乾癢、嘴角的歪齜,這些我們所熟悉的身體,因為外在的「政治」而變得陌生,所以當我們重新探尋身體,也必然「向外」找,費盡語言和詩句--

才終於贖回屬於自己塗上亮光口紅的唇。


* 板橋區役所:板橋區的市公所
* 外國人登錄證:在日本居住滿3個月以上的人一定要申請的證件
* 石神井川:東京板橋的賞櫻名景點



--

美術設計: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利玉芳 #愛染橋上的沉思 #身體詩 #女鯨詩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