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吃茶 ◎柏森 󠀠

 



2025/10/29【本日菜單】

食材: 茶葉

調味:平靜有層次的茶香

營養成分:

溫暖 30%

日月的漬印 40%

滾燙炙熱 10%

人間氣味 20%

󠀠

󠀠

吃茶 ◎柏森

󠀠

水清時,茶泡好了

在早晨光還未熱

先飲下一杯暖胃

󠀠

他喝大半輩子的茶

從不正式

不說順序

他說茶香

是茶的

氣味,這不用太多知識

󠀠

茶米隨日月

留下漬印,在杯內

層層疊疊

淺淡的青

󠀠

久久,茶衍成一日當中的事

󠀠

他問起

要不要泡茶了,又一次

為我沏下日子

󠀠

搣起的茶葉蜷縮著

落放壺中,敲出清脆

沸騰的水

綻放葉身,反覆地

󠀠

煮茶的事

他時常問起

󠀠

一整日

似乎就這瞬裏

平靜如初

󠀠

󠀠

◎作者簡介

󠀠

柏森

󠀠

一九九九年,台北人,春日生。稀有的雙生肖命格。修讀哲學,喜愛馬勒。現寫有評論、散文等,詩作各散。出版詩集《灰矮星》(逗點,二〇一九)。獲二〇二三年新詩學會優秀青年詩人獎。詩集《原光》曾入圍周夢蝶詩獎,獲二〇二四年楊牧詩獎。

󠀠

󠀠

◎小編 #C南 賞析

󠀠

#茶、日子、無須多言的體感

󠀠

本詩的質調很穩很淺,相比炫技,本詩更像是一種召喚,淺淺的拉出一個簡單的場景,我們看著動作,日子就過了。泡茶是個很routine的事,例行到我們幾乎覺察不到差異,但一切都貴在累積,「茶米隨日月/留下漬印,在杯內」,茶是要養的,一遍一遍的澆灌,茶杯在一次一次的沖泡下,惹了一身茶氣,他再也不會有別的用途,當拿起,茶香就會竄升,就該是泡茶的時候。

󠀠

#茶就是茶

󠀠

在詩作中,茶被屏除一切象徵,簡單、乾淨,我們可以看到詩作對以短語短句呈現,且隨著詩意的進發,單節所用的詩句數更少,有三句、兩句甚至一句作結的。如此大膽的剪裁會增加詩的核心乾癟化的風險,然而當茶的諸多體感被放大,隨著詩的推進,茶愈來愈立體——我們看到茶香、茶漬、蜷縮的茶葉落入壺中便敲起聲響,反而在這種剪裁下穩固而平衡。

󠀠

同時詩又極為克制,幾乎不將茶與其他意象做連動,讓茶只是茶,例如第二節「他說茶香/是茶的/氣味,這不用太多知識」,於是整首詩更加聚焦,茶的形貌變得純粹,宛如spotlight下周邊的細小高光,我們在設計中屏除掉了多餘的資訊,茶香就是氣味,毋須浮想聯翩。

󠀠

#當茶位處一日當中

󠀠

到了詩的後半段,茶有了第一個連結,從「久久,茶衍成一日當中的事」開始,我們明顯看到茶被放置在一天的進程裡,我們要泡茶,正如我們要過日子,日子會過,此時先前純粹化的茶香被置後,茶成了一種我們必須且必定會做的事,詩至此話鋒一轉,「又一次/(他)為我沏下日子」,茶第一次與意象做連動,成了一種奉獻,為你做一件日常,無他,詩中的「他」只不過想為你,縱使簡單日常,但他一遍遍的想為你做些什麼。

󠀠

於是一個場景進一步被召喚,這讓我們想到家中的長輩,譬如爺爺奶奶,已經無法同你聊那些生命力滿滿的故事,學校離他們太遠;政治他們力不從心;國際觀與理財,他們的腦袋已旋轉不過來,但他們仍想與你連結,於是化作後來,他們每每在一個隨意的時間點:「吃飽了嗎?」「會不會餓?」

󠀠

詩中的「他」似乎也是一位這樣的長者,煮茶,他花了一輩子沏了無數盞茶,這成了他的生活也是他的連結,於是他時常問起,「喝茶吧」這是他愛你的方式。在詩的末段,我們觀看他用他熟悉的方式,搣起茶葉、煮水、沖壺、煮茶是他一輩子的事,他現在只想為你,那個瞬間,你與他平靜,如你們的一輩子那樣長。

󠀠

󠀠

文字編輯:C南

美術設計:#芃萱 @sunny__901205

󠀠

󠀠

【明日菜單】

狀態:老陳精細的削減

建議備料:韓國梨

󠀠

#柏森 #吃茶 #原光 #茶 #平靜 #詩 #水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飲食詩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