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伊薩卡島 ◎卡瓦菲斯Constantine P. Cavafy(施清真譯)

 



2025/10/11【本日菜單】

食材:人、歲月、獨有的悸動

調味:終會抵達的伊薩卡島

營養成分:

志高氣昂 10%

愉悅與新奇 15%

悠長緩慢的耐心 35%

生命的富足 40%

󠀠⠀


伊薩卡島 ◎卡瓦菲斯Constantine P. Cavafy(施清真譯)

當你航向伊薩卡島

願你的旅途悠長,

充滿冒險,充滿探索。

食人巨怪、獨眼巨人,

憤怒的海神波塞頓——別怕他們:

旅途之中,你絕對不會碰見這些妖魔

只要你保持志高氣昂,

只要你讓那獨有的悸動

鼓舞你的身、你的心。

食人巨怪、獨眼巨人,

狂野的海神波塞頓——你不會碰見他們

除非你在心中帶著他們上路,

除非你在心中把他們擺在眼前。

願你的旅途悠長。

願你欣逢許多夏日的清晨,

愉悅地、歡喜地,

航抵你前所未見的海港;

願你在腓尼基人的商棧停步

採購種種華物,

珍珠母貝和珊瑚,琥珀和烏木,

林林總總撩人的香水——

如你所願,盡興入囊;

願你造訪諸多埃及的市城

求教於他們的智者,持續向學。

請你時時惦念伊薩卡島。

你注定終會抵達。

但切勿匆匆趕路。

旅程最好持續多年,

當你航抵島上,你已上了年歲,

沿途所得已使你豐足,

無需寄望伊薩卡島令你致富。

伊薩卡島賜予你奇妙的旅程。

若是沒有她,你絕對不會啟航。

如今她再也沒有什麽可以給你。

你若察覺她如此窮苦,伊薩卡島可不是有意欺瞞。

既然你已聰明睿智,見多識廣,

你也將會明瞭,這一個個伊薩卡島的意涵。

◎作者簡介

康斯坦丁諾斯・卡瓦菲斯(Constantine P. Cavafy)是希臘最重要的現代詩人,也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一八六三年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卓,少年時隨家人搬遷至英國利物浦居住七年,回到亞歷山卓後因英埃戰爭短暫移居君士坦丁堡,一八八五年再次回到亞歷山卓,從此定居。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記者,接著在英國管理的埃及公共工程部門擔任三十年的公務員。一九三三年七十歲生日當天因癌症逝世。他的詩風簡約,一生創作一百五十四首詩作,其中數十首未完成。他生前不曾出版過作品,僅自行以大報的形式單首詩作印製贈送親近的朋友。

(引自《伊薩卡島》作者簡介)


◎小編 #樂達 賞析

荷馬史詩《奧德賽》大概是至今影響世界最深遠的作品暨典故之一,即便來到20、21世紀,仍有許多作家、作品與之對話、互文、變調或延伸——小說家喬伊斯的巨著《尤利西斯》,書名正源自英雄奧德修斯的拉丁文;詩人愛莉絲‧歐思華以整首長詩《無名人》重新演繹了這個神話;詩人凱洛・安・達菲的詩集《世界之妻》,當中便有一首聚焦於神話中的配角——奧德修斯妻子「潘妮洛普」,邀請她重生作為主角,為自己發聲……。相似的英雄歷險原型,也輾轉融入小說、電影、其他影視作品和遊戲中。而今晚,小編想和大家分享私心喜愛,奧德賽之後的其中一首詩——希臘詩人卡瓦菲斯的〈伊薩卡島〉。

伊薩卡島是奧德修斯的故鄉,也是整趟奧德賽返航冒險之旅的最終目的地。「返鄉與妻子、家人重逢/前往伊薩卡島」於是成為整首史詩的核心驅動力,各種奇遇、險惡和誘惑也從中證成了這份意志的堅定。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卡瓦菲斯選擇聚焦於航行、遠行這個行為本身,有意淡化了返鄉的色彩,進而讓「伊薩卡島」從原先基於情感及倫理而必須回歸的家鄉,擴張、衍變、複數化,成為人生中各種意義上「遠行/旅途」的共有隱喻。

旅行、學習、創作、生命際遇、追逐夢想、日常生活、從鬱結到釋懷……。「當你航向伊薩卡島/願你的旅途悠長」,有別於原本史詩中急於回鄉卻一再被阻撓,來到這首詩中,發話者從出發點便為讀者「你」漫長的旅途如此定調,彷彿旅程從來不是兩點一線的目標追求。而在追逐、探險的過程中,不免也存在許多困境和隱憂——足以將人、自我吞噬的「食人巨怪」,居高、似乎更有主宰性的「海神」等等,他們被指稱出來,在遠行裡確實存在著。然而,與此同時,發話者也立下同等強大、堅定的價值判斷。

「只要你保持志高氣昂,/只要你讓那獨有的悸動/鼓舞你的身、你的心。 」憑心而行,不論是源於追求抑或抵抗,真正促使我們向遠方踏出行動的,一直都是我們心中或隱或顯存在的信念。在旅途中,我們憑藉心為嚮導,而非撲火般,率先讓自己投奔於恐懼之中。「別怕他們」,不畏風雨地繼續前行,時間一長、旅途一久,作為旅人的我們自然也會發現,諸多與困境等量的寶物。

於是詩中各用一節並陳兩者,更重現同樣一句「願你的旅途悠長」相互聯繫,悄悄暗示了珍貴物品、更為寬闊的視野、難忘記憶、知識與體悟……,這些收穫其實都立基於「時間」之上。是旅程的穩定長久(既不貪多求快、也未曾中途放棄),許諾並實現了這些動人可貴的人事物,也以絲毫不容質疑的口吻,應允了「注定終會抵達」的目的地。

來到最後三節,發話者再次叮囑時間與耐心的重要,同時藉由重申、牢記初衷,暗示漫長旅途的最大考驗——歲月與無數經歷,也可能會讓每個奧德修斯漸漸偏離焦點、失去重心或迷失於其中。不過,當有一天目的地終於抵達時,「如今她再也沒有什麽可以給你」,等在盡頭處的彷彿是一場回歸,只是回歸的所在不再是特定的地點或家鄉,而是如此豐足的自己。


生命或許就在這複數的伊薩卡島之間,流轉蛻變。每一位奧德修斯既會繼續前行,又將在每一座停駐的島嶼上,回顧這熟悉卻也不斷更新的自己。回歸伊薩卡島正如一次次與自我的初遇。


文字編輯:覺得論文遠比食人巨怪可怕的樂達

美術設計:(半夜作圖肚子餓) #江襄陵-Nysus(個人網站:https://nysushsiang.wixsite.com/mysite)


【明日菜單】

狀態:改變配方的牛肉麵或餛飩麵

建議備料:辣椒醬、牙籤、風和日麗


#伊薩卡島 #卡瓦菲斯 #Ithaca #奧德賽 #遠行 #旅程 #回歸 #Odyssey #希臘詩 #荷馬史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