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RHAPSODY ◎辛笛



樓乃如船
樓竟如船
千人萬人的腳
窗上風的雨的襲擊
但咆哮不過是寂寞的交替
我試著想初夏的清涼
清涼的手臂中清涼的荷葉
我要以荷葉當傘
以荷葉當扇子
但我為什麼又有了太多的傘下的寒冷
我撚去了燃燒著的橙色的火圈
我在暗處
我在遠方
我靜靜地窺伺
一雙海的眼睛
一雙藏著一盞珠燈
和一個名字的眼睛
今夜海在呼嘯
多變幻的海呀
今夜我不再看見蛇腹裡的光
白的長尾
但我為什麼還能聽見那尖破的笛聲
我不知今夜昨夜明夜
夜夜
在風的夜裡
在雨的夜裡
在霧的夜裡
黑水上黑的帆船
是載來還是載去的
又畢竟載著的是一些「誰」
我想呼喚
我想呼喚遙遠的國土
風聲雨聲
樓乃如船
樓竟如船
行步聲喧語聲笑聲
門的開閉聲
鄰近的人家有人歸來
「是我是我」
我想問
我想呼喚
我想告訴他,安東.契訶夫,
我想告訴他:
是一個契丹人
是一個病了的
是一個蒼白了心的
是一個念了扇上的詩的
是一個失去春花與秋燕的
是一個永遠失去了夜的……

--
 



◎作者簡介
 

辛笛(1912年12月2日-2004年1月8日),原名王馨迪。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6年,在朱光潛教授推薦下,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英國文學。回國後,任上海光華大學、暨南大學教授。學生時代開始,在天津《大公報》、北京《晨報》、《文學季刊》等報刊發表詩文和譯作,曾翻譯波特萊爾〈惡之花〉、莫泊桑〈農夫〉等。1981年,與友人出版詩合集《九葉集》,因而有「九葉派」詩人之稱,著有《珠貝集》、《手掌集》等。


--
 



◎小編張寶云賞析
 


有時我們的頭腦不願意被任何框架的事物綁住,渴望去到自由的、無極限的、更為寬闊的維度裡,於是我們可能遇見了詩,它出現在各種擠壓變形的現實縫隙之間,我們與其他的精神性事物偶遇或者說重逢,我們刻正在頭腦的迷茫和徘徊裡,想要與詩意連線,把我們暫時與喧囂隔開,去到世人眼中可能會謂之「狂想」的世界裡,如同一個詩人,我將暫住在他的詩句裡,與他一同搖盪。


就如同這首詩的開頭一樣,有一個戲劇性的瞬間,「樓乃如船」「樓竟如船」,我們的意識跳換到我們內心真實的感知裡,詩裡的「我」正娓娓道出他所住的那棟樓正開始向潛意識的深海航行。


如同暈船一般地他想穩定自己的內心,他去到了另一層他想像中的「清涼」,但好像又稍微浮出來一些,去注視他所處的「真實」,但周遭變異成各色恐懼與誘惑的幻境,呈顯出心象的複雜與神秘。在時空的罅隙,風雨穿織的心之屏幕:「是載來還是載去的/又畢竟載著的是那一些『誰』」?在陌生的異國裡,詩人的精神家園流落何方?


詩篇的最後階段是內心的喃喃獨白,詩中的「我」開始召喚他的「國土」,此處可以同時指涉是現實的政治實體也同時是詩人的精神家園。詩中的「我」不斷以排比的句式表述他主體的焦慮脆弱、與精神的失落。宛如舞台上的最後一幕都聚焦在主角徬徨的、微弱的自語形象中。


也斯曾評論此詩有「異域文學」的特性,充滿漂泊不安、寂寞、空間的變幻和時間交錯及對故鄉的懷念等感受。對於敏感的讀者而言,對於自我的存在感受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經常覺得自己被拋擲到異地,而只能孤獨地去品嚐這種失落和追尋的情懷。而藉由這首詩作,把讀者的「異域」之感加以表露出來。


此詩裡面的古典材料俯拾皆是,例如:「荷葉」、「扇子」、「珠燈」、「笛聲」、「黑水」、「風聲雨聲」、「念了扇上的詩的」、「春花與秋燕」等;還有葉維廉所指出舊詩的表述特徽:「含蓄與精鍊」、「超越分析性語法」、「對主詞和時態的省略」、「對情景的直接呈現」、「刻刻現在的發生性」,也都可以在辛笛的作品中獲得驗證。此外〈RHAPSODY〉全篇的音樂性都保有重複迴盪的文氣韻律,是現代詩不再以格律做為音樂性重要的依賴之後,展現出更為自由的語音伸縮表現,也是此詩與古典形式連結的另一條觀察線索。


參考資料:也斯,〈從辛笛「手掌集」看現代詩的形式與語言〉,收錄於《手掌集》(台北:大雁,1989年)170-199頁。


--
 



美術設計:ccy
圖片來源:
歐峻名ming_09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