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思梅止渴 ◎烏青

  
思梅止渴 ◎#烏青
 
口渴而無水
想起望梅止渴
可視野範圍內望不到梅
沒有梅
實際上想想也一樣
  
--
 
◎作者簡介  
  
烏青,男,原名鄭功宇,1978101日出生於浙江省玉環縣,網路先鋒詩人,小說家,影像製作人。因「廢話體」詩而走紅網路。
 
--
 
美術設計:許宸碩
攝影來源:Flickr c.c.Ting W. Chang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sdctw/2259463539/ ),原圖套上濾鏡後加上文字及Logo,以CC BY方式分享(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雖然大家看到烏青兩個字可能急著想開噓,阿Ben倒是想真心推薦一下他。先前還寫過〈對白雲的讚美〉的賞析:http://cendalirit.blogspot.tw/2015/03/blog-post_30.html
 
〈思梅止渴〉這首詩,題目脫胎自成語望梅止渴的典故,內文倒是簡潔,一如大家刻板印象上對他的譏諷:廢話體。確實,這首詩是用一種不特別新的方式來安置大家都已經很熟悉的掌故,這讓這首詩很難「超出預期」,然而,我想一個讀者要進一步去反省的是,總不可能期待你讀到的每個文學作品都能夠「超出預期」。那麼,像這樣「不超出預期」,又不如台灣主流「情詩」或「社會詩」流派的作品,又該怎麼去定位他呢?
 
第一步,這要先看你對自己閱讀行為的預期了。如果你是那種覺得「我花時間看你的文學作品就是想看點新花樣」的人,那麼你可以直接左轉出......呃等等,好吧說不定你可以不用出去。因為阿Ben的第二步就是想說,烏青有趣的地方在哪裡。
 
第二步,是我對烏青覺得有趣的原因,是「這樣也能成為一首詩」,顯然我已經先入為主的「先把它當成一首詩來看待,再來評估這首詩的好壞」。以〈思梅止渴〉這首詩為例,他的訊息量甚至不超過「望梅止渴」的故事太多——等等,如果鏡頭前的你開始點頭,對,就是你,等等。
 
你確定嗎?
 
第三步,〈思梅止渴〉跟「望梅止渴」的差別在哪裡?首先,是烏青用「自己的方式」把典故拿出來重說了一次。他的敘述方式既不同於曹操對士兵,他的狀態亦有所不同(我已經知道望梅止渴這個故事了,可是我還是在望梅止渴,所謂的「想想也一樣」)其次,「望梅止渴」故事中的「梅」是實指(實際指梅子),但我們在〈思梅止渴〉中卻沒有足夠的資訊來判斷,口渴這種生理反應是否為字面上的意思?還是能廣泛的延伸為某種慾望?心裡想著的「梅」,又是否真的是梅子?看起來是,而不確定是不是,這樣簡單的賣弄玄虛,就是文學的基本款,已經通過了基本標準了。說實在的,你大可以不喜歡他,但不能因此直接否定這可以被容納在文學的範圍內。
 

雖然如果你讀了一個人的詩很多都是用這種手法寫的應該還是會無聊就是了......不過以阿Ben來說,偶然讀到的話,以單一首詩來說,「這樣也能成為一首詩」這件事情就很足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了。這是我對詩人烏青跟他的作品的一些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